虎有泽|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目前,有些地方出现了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前者是指认为汉族优于其他民族,并且排斥和歧视其他民族的民族主义,后者是指为了自身民族的认同和利益,不惜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之所以产生大汉族主义是因为我国历史上汉族占统治阶级地位时间较长,各个朝代的统治者离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从而使大汉族主义根深蒂固。而地方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具有排外、保守等特点,地方民族主义者只看到本民族的暂时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利益和本民族利益的统一性。汉族对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习俗,生活习惯缺乏了解,认为少数民族的文化思想比较落后,他们不会认同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文化,致使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心理层面产生一定的隔阂。由此可见,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有损民族团结,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其实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等都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从而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广大汉族要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相互包容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1〕我们要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2〕。
因此,要增强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反对大汉族主义,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没有任何民族能享有特权,没有哪个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辱观。此外,各民族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不能认为自己的民族最优秀,而贬低和歧视其他民族,不能为了自己本民族的利益而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要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观念。要“使各民族群众能够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3〕
只有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汉族才会融入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才会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4〕,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创造出中华民族优秀的多元文化。
(本文摘自虎有泽《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宝贵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宗教,2003,(8).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EB/OL〕.新华网.2014-09-29.
〔3〕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是,2014,(20).
〔4〕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EB/OL〕.新华网.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