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球及中国干扰素行业分析-2022年研究报告-恒州博智

2022-04-14 15:56 作者:恒州博智调研  | 我要投稿

干扰素(IFN)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根据干扰素的分子结构和抗原性与同可以分为α、β、γ三个类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及免疫调节活性。因氨基酸的差异,每个类型下又可以分出多个亚型(如α1、α2、α3等),同一个亚型下可分为α1a、α1b等。


干扰素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行业技术特点:国内,长效干扰素的占比大于国外长效干扰素的占比。


企业特点:国内的企业主要是治疗肝炎,国外的企业主要是倾向去多发性肝硬化。


市场特点:近年来,由于口服核苷类类药物(乙肝)销售额持续攀升,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出现下滑态势。当前国内针对丙肝的治疗方案以干扰素+利巴韦林为主。


应用特点:干扰素主要用于乙、丙肝和多发性硬化症治疗。IFN-α主要用于乙肝和丙肝治疗。β干扰素为MS治疗的主流药物。欧美发病率较高,亚洲较低。疾病谱差异导致国外以IFN-β为主,中国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全球第一,临床应用主要为IFN-α。


干扰素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020年,全球干扰素市场规模达到了4818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796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06%(2021-2027)。中国市场规模增长快速,预计将由2020年的414.57百万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20.13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6%(2021-2027)。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1-2027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用于治疗乙肝的核苷类似物口服药物以及抗病毒丙肝口服药物相继上市。相较于干扰素,口服药物的副作用更小,治愈率更高,治疗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干扰素市场逐步被取代,市场需求逐年降低。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干扰素的主要产品包括青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普通干扰素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2020年产值占比分别为82.89%。短效干扰素适应症更广,特别是有些病毒性疾病,病程较短,适用于短效干扰素治疗。同时,短效干扰素治疗成本低,经济性也较好,可以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主要有肝炎,多发性硬化症以及其他。其中多发性硬化症是最主要的应用。2020年产品占比为77.65%。干扰素主要用于乙、丙肝和多发性硬化症治疗。IFN-α主要用于乙肝和丙肝治疗。β干扰素为MS治疗的主流药物。欧美发病率较高,亚洲较低。疾病谱差异导致国外以IFN-β为主,中国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全球第一,临床应用主要为IFN-α。
中国是主要的生产地区。2019年产量达到61141千支,是全球最大的干扰素生产国。近年来,由于口服核苷类类药物(乙肝)销售额持续攀升,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出现下滑态势。
亚太是全球最大抗生素消费地区之一,销量占全球的71.82%。主要是因为中国肝炎的患病人数众多。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联邦制药、华北制药、山东睿鹰、Centrient Pharmaceuticals、Aurobindo Pharma等,2019年前五大厂商份额占比超过82.95%,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干扰素行业产业链简介


行业下游情况分析

下游客户主要是医院。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卫生挑战,其中乙肝和丙肝影响到全球3.25亿人,每年导致140万人死亡。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79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上下游行业对干扰素行业的影响

上游行业:产品技术要求高,市场比较集中,上游影响不大。

下游行业:自 2020 年 1 月末开始,在国家采取的封城、封闭小区、社交隔离等措施下,加之公众防护意识增强、普遍佩戴口罩等因素使得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同时由于医院防疫核查严格导致就诊便利性下降,使得通常适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就诊人数大为减少,影响了医院对重组人干扰素的使用。同时,患病人数众多,使用率逐渐增加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市场规模。

延伸报告:【2022-2028全球及中国干扰素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十三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干扰素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

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干扰素的产能、销量、收入和增长潜力,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2028年。

本文同时着重分析干扰素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干扰素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干扰素产地分布情况、中国干扰素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此外针对干扰素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全球及中国主要厂商包括:

    Roche

    Anke Biotechnology

    Bayer

    Merck & Co

    Tri-Prime

    Kawin

    Genzon Pharma

    Novartis

    Biogen

    Merck KGaA

    Zydus Cadila

    Huaxin Biotechnology

    Harbin Pharmaceutical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持久型

    普通型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肝炎

    多发性硬化症

    其他

本文包含的主要地区和国家: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印度等)

    拉美(墨西哥和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地区(土耳其和沙特等)

本文正文共12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下游应用领域,以及行业发展总体概况、有利和不利因素、进入壁垒等;

第2章:全球市场供需情况、中国地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地区干扰素产量、销量、收入、价格及市场份额等;

第3章: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干扰素销量和销售收入,2017-2021,及预测2022到2028;

第4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全球市场企业排名及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企业排名和份额、主要厂商干扰素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等;

第5章:全球市场不同类型干扰素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6章:全球市场不同应用干扰素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包括政策、增长驱动因素、技术趋势、营销等;

第8章:行业供应链分析,包括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情况、下游应用情况、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等;

第9章:全球市场干扰素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干扰素产品规格型号、销量、价格、收入及公司最新动态等;

第10章:中国市场干扰素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11章:中国市场干扰素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

第12章:报告结论。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机构出版的完整版报告,报告样本索取请联系我们或者登陆官网申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及中国干扰素行业分析-2022年研究报告-恒州博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