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汽车内饰材料熔滴特性是如何测试的

2021-09-27 10:37 作者:insment  | 我要投稿


KS-118D  汽车内饰材料熔滴特性测试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熔滴特性试验机

一 、定义:

汽车内饰(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防晒膜,汽车握手套,汽车地垫,汽车防滑垫,坐垫,仪表板、副仪表宝、座椅、顶棚、车门内护板、内部覆盖件转向盘、地垫、地胶、行李箱、衣帽架、遮阳板、储物盒、烟灰缸、排挡、中控、汽车电子系统、安全信息显示系统、车内照明系统、车内声学系统、内饰改装、内饰翻新修复、车用密封技术产品、内饰配套用品,汽车地毯(脚垫)、汽车坐垫、安全座椅、座套、头枕、手把套、扶手箱、防盗锁、安全带、太阳档及装饰用品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国内所说的汽车内饰,其实就是在英文的Interiors System。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目前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但是从英文“Interiors”,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国内的很多整车厂把汽车内饰系统翻译成“汽车内装件系统”,其实是更为贴切的。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

车身设计分为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2部分。在工程设计当中,白车身的设计工作量最大,其次就是内饰系统的设计,车身外观覆盖件的设计排在最后。这可能是普通人或非业内人士没有想到的。

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等。

二、依据标准:

ECE R118是车辆内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对应的认证标准,全称为《关于某些类型机动车辆内部结构所用材料的燃烧特性及抗燃油或者润滑油性能的统一技术规定》、测试项目有:水平燃烧测试、垂直燃烧测试和熔滴燃烧特性测试等,每个测试项目送样的要求都有不同的要求:

附录6、试验确定材料的水平燃烧效率

附录7、试验确定材料的熔化特性

附录8、试验确定材料的垂直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是指本法附录6和附录8中燃烧距离与燃烧这段距离所需时间的比值,用毫米/分钟表示。

复合材料是指材料由几层相似或不同的材料表面通过胶结、压焊、覆层、焊接等方式紧密地粘在一起组成的材料,(如通过缝纫、高频焊接、铆接等 方式)将不同的材料间接地粘在一起的材料不是复合材料。

三、试验方法:

附录7

1、 采样和原则:

a、 采集四个样品,每一个面(如果不相同)都要进行测试。

b、 样品水平放置于电热器内,在样品下放置一个容器收集产生的滴状物,将一些棉毛放在容器里,检验滴状物是否燃烧。

2、 仪器组成:

a、 电热器

b、 支撑样品的格子

c、 容器(接熔化后的滴状物)

d、 支架(仪器用)

3、 热源为输出功率500W的电热器,辐射表面为透明石英盘,直径100正负5mm仪器辐射表面与电热器水平距离30mm,3W/cm2.

4、 校准:电热器校准,使用测量范围不超过10W/cm2的金属热辐射计,接受辐射目标应热传递程度小,圆形、平坦、直径不超过10mm,并涂有耐热哑黑涂层。辐射到达目标前不经过任何窗户。

5、 仪器简单易用,不受气流影响,校准稳定,仪器精度在正负3%以内,误差在0.5%以内。

6、 热辐射计校准时应检查电热炉指针刻度,与参考仪器进行比较。参考仪器应每隔一年检查一次,与国家标准校对。对于仪器辐射功率3W/cm2应做经常性检查(操作满50小时检查一次),校准检查时发现偏差大于0.06w/cm2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7、 校准过程:仪器放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不超过0.2m/s),把热辐射计放在仪器中放置样品的位置,热辐射计处于电热器正中。打开电源和按要求控制电热炉输入功率3W/cm2,调整电源元件至刻度3W/cm2停留5分钟,保证测量稳定性。

8、 样品支架应为金属环(图1),在支架格顶端,放置如下尺寸不锈钢网格:

a、 内直径:118mm

b、 网格尺寸:2.10mm方格

c、 不锈钢圈直径:0.70mm

9、 容器为圆柱形管状物,内直径118mm深度12mm,容器内放置棉毛。垂直柱状物应符合章节2.1、2.3和2.4中的规定,电热器安装在支架顶端,与辐射表面垂直,辐射面朝下,杆/底座应设计为可以将电热器慢慢抬起,并可回到正常位置,正常位置的电热器,样品支架和容器应保持平行。

10、      样品:测试样品尺寸:70mm*70mm,成品产品的样品也应遵循该尺寸,当产品厚度超过13mm,取与乘客接触面的反面用机器削薄到13mm,如果无法减小厚度,认证试验机构将对原始厚度的材料经性试验,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复合材料如果构造统一,应进行试验。当材料是由不同成分的层组成的非复合材料,与乘客接触面深度在13mm内的所有层都应逐一测试。测试样品的纵中应达到2g,样品重量小于2g,可以适量增加样品数量。如果样品两面材料不同,则两面都要经过测试,意味着测试时要用8个样品,在立即试验之前,样品和棉毛应该在23°C正负2°C,温度50%正负5%的条件下放置至少24小时。

11、      试验过程:样品放置于支架上,支架上样品与辐射面的距离为30mm,容器包括棉毛放置在支架网格下方为300mm的地方,把电热器到旁边辐射不到样品的地方,打开开关,待其完全运转,再放回样品上方位置,开始计时。如果材料熔化变形,保持电热器高度30mm距离。在测试第一个5分钟时间里,如果材料开始燃烧,将电热器推到旁边三秒钟时间,待火焰熄灭再移回原处,反复同样的操作。在测试5分钟后,如果火焰熄灭(不管在前5分钟测试时是否燃烧)保持电热器位置,即使样品再次燃烧。如果材料仍在燃烧,在把电热器移回原来位置之前,等待其熄灭。两种情况下,实验都必须再进行五分钟时间。

12、      结果: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入试验报告,如:

a、 如有滴状物落下是否燃烧

b、 是否点燃棉毛




汽车内饰材料熔滴特性是如何测试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