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razr 2022:从经典复刻 到时代先锋
进入21年世纪的第二个年代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开始一种对于过往生活的无预警“怀旧”:老电影的重映,老歌曲的重新流行,老式服饰和流行色的复古返季,甚至还有各种内核已经变换成最新技术结晶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经典复刻”。人们把这些对于过往时代的美好回忆,往往会投射到一些可能在生活中已经远离“市场核心点”但还在健在的品牌,甚至寄希望于它们复刻一些当年的经典,满足一种心灵的慰藉——在全社会告诉运转飞速前进的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寄希望于“昨日重现”回忆过往的闲适时光。产品的经典设计“再复刻”成为一种心理投射和寄托,也驱动了一些产品的“重现”。
只是不同厂商对待“经典复刻”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厂商原封不动的复刻了原来的经典产品,甚至包括产品原有的技术路线和细节,突出一个“情怀”;而有的厂商,则想的是如何将人们心目中久久不曾磨灭的经典设计和当下更为先进的技术特性相结合,外在呈现情怀,内在拥抱未来。
2019 年摩托罗拉的重新“复刻”的折叠屏版新 razr,即是后面这种产品——它甚至比后来成为了竖向折叠翻盖机代表产品的三星 Galaxy Z Flip 还要早三个月,是真正意义的全球首款竖向折叠屏产品。

从那个产品开始,摩托罗拉开始树立一种新的形象:虽然这家手机的发明者在这几年里经常被人冠以“廉颇老矣”的评价,但它不服老、不服输。和它同期的市场主要品牌,除了三星,要么是早已在市场在消失,要么像是诺基亚(HMD),还在吃功能机的老本。摩托罗拉没有,一面是还在努力的创造一些可能点错了科技树但依旧能展现自己技术能力和“前瞻想法”的产品,例如 2016 年的模块化手机和率先进入的折叠屏市场;另一面在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还能稳坐全球前十、甚至这两年在美洲的销售份额还能持续创下新高。而在中国市场,从2020年的 motolola edge s 开始,摩托罗拉甚至开始了在这块全球最“卷”的手机市场里和深谙性价比奥义的本土品牌“一较高下”的新征程——在去年年底,它甚至抢下了高通骁龙8的全球首发,X30 系列甚至获得了近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高端产品最佳首发销量的成绩——尽管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其它的市场主要品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它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摩托罗拉的那股劲儿:谁说我老,我还能战。

距离上一代的 razr 5G 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在上一代 razr 5G 发布的时候,我曾这么评价这款产品:“它不是躺在过去 V3 的功劳簿上享清福的简单复刻,是用新的产品思路 + 经典的工业设计融合之后的新产品。感觉像是『复刻情怀』的 Razr 5G 其实复刻的只有设计,从折叠屏到5G,都是新鲜材料的重构组合”。同样的话在这一代的 razr 2022 上我不打算说第二遍——因为这代产品,“情怀复刻”的元素更少了一些,更多的是,是全面追进市场和技术新潮元素的“全面先锋”。


之前的两代 razr 折叠屏产品,被人最为称道的是经典复刻的设计,而最为人所遗憾是产品的配置。复古的凸起式下巴、不规则的内屏设计以及只有骁龙7系的核心规格,或多或少让过去的两代 razr 在市场上和已经纷纷搭上旗舰平台快车道的竞品们在产品体验上拉开了差距——其实摩托罗拉倒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情,只是在竖向折叠屏狭小的空间里,散热和功耗问题一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在市场上连续几代的异常“火热”的旗舰平台让用户颇有微词、且同时出现了搭载旗舰平台的竖向折叠屏手机产品续航“崩盘”手机炙热的时候,市场上开始有一些声音说其实本身在应用场景上不太讲求峰值高性能的竖向折叠屏产品为什么不回到中端平台用下骁龙 7 系……但其实摩托罗拉早就这么做了啊,那时候的声音可不是这样的。
一家手机厂商的产品负责人曾就这个问题给出过一个非常“务实”的答案:你都卖到这个价格了,用户会天生觉得你就应该配旗舰平台,你无法和用户的“直觉”做抗衡。这句话很现实,也很无奈。所以在 razr 5G 之后,连着两代的骁龙 8 系平台,摩托罗拉也没有推出折叠屏产品的迭代。我一直认为,它是在等待一个“最适合的性能组合”,即要满足用户对折叠屏产品高端定位的“直觉”,又不要给消费者带来功耗、发热、续航的困扰。
这个时候,第一代骁龙8+ 出现了。

在 razr 2022 之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骁龙8+ 的机型上市。大概是前两代的骁龙8 系平台给大家留下的感觉都“不算太好”。市场和用户对骁龙8+ 的产品预期其实没有那么高——架构没变、频率还提升了,就换了个台积电 4nm 的工艺,能好到哪里去?但随着一部又一部的骁龙8+ 机型的上市,大家忽然意识到:我们把事情想简单了——第一代骁龙8+ 居然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功耗和能效体验,顺便带来了和前代产品相比大幅提升的日常流畅度(不过热也不必降频了)。七月份各家新骁龙8+ 的机型陆续登场,用户惊喜的发现……居然没有一部在新能和功耗表现上“翻车”的机型。而这时候,新 moto razr 2022 的预热开始了。
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汇就是:有戏!

毫无意外,睽违两年的 moto razr 2022 直接搭载了骁龙8+ 旗舰平台,直接让过去两代产品最大的遗憾之一烟消云散。这颗 2022年的“口碑旗舰”芯片,在拥有顶级性能的同时拥有了令人满意的能效比和发热控制,也赋予了 moto razr 2022 更好的日常体验,摩托罗拉终于找到了适合在在这么一个狭小的机身里塞下的旗舰平台。你随手拿它跑跑分也能和市面的常态旗舰打个难分上下:安兔兔 108 万分信手拈俩,而 Geekbench 5 的多核性能甚至能跑出 4300+ 的成绩——这个成绩,甚至优于不少骁龙8+ 的常规形态旗舰产品。


受限于竖向折叠屏的产品设计,往往手机的电池容量都不会特别大,这也是很多用户对于竖向折叠屏手机采用旗舰平台担忧的另一个原因:续航。moto razr 2022 也只配备了 3500mAh 容量的电池,和常态旗舰产品普遍上看 5000mAh 的规格相去甚远——但也正是这个并不起眼的电池容量,带来了远超我想像的日常续航。年初发布的某些常态旗舰 5000mAh 一天吃紧的续航,居然在这部 3500mAh 的翻盖折叠屏上“游刃有余”。若是只看参数规格,实在是让人不太容易相信。
但事实是,它做到了。

我相信有一部分功劳源自于骁龙8+“脱胎换骨”的能效和功耗表现,因为下半年的这批旗舰机型的续航几乎是大面积优于上半年的前代骁龙8 产品的。另外的方面,我只能归功于这机器的两个特性:一是日常续航节电的设计,二是全功能外屏的引入可以在很多的日常应用中减少开合屏幕的次数,同时也减少了耗电。moto razr 2022出厂即会默认夜间自动进入省电模式的设置状态,这在其它的市售手机产品中是非常少见的(其它产品一般是自行手动设置),从系统逻辑上,它就是在以续航为优先级设计。而自 razr 折叠屏一代产品开始的市面独一家“大尺寸外屏”设计,可以在外屏上完成相当丰富的操作,包括负一屏的各种卡片和日常状态栏操作,诸如天气、通勤导航、音乐播放甚至是可自定义加入的 App,都可以在外屏上直接操作。这和其它的竖向翻盖折叠屏产品外屏仅仅是一个显示小窗的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包括电话甚至也可以在不翻盖的情况下直接外屏免提接听——当然,这块外屏还保留了 razr 此前的“经典作用”,就是直接外屏的 5000 万像素摄像头直接自拍,或是在翻盖打开拍摄的时候外屏用于向拍摄者预览。颇多场合不需要打开内屏既可以操作的全功能外屏,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整机续航的提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这个设计,是市面竖向翻盖折叠屏的独一家。


当然,因为外屏的宽高比/分辨率的特殊性,一些 App 在外屏上会存在“变形”的问题。摩托罗拉其实已经开始对第三方 App 做各种有意适配。就用户的日常使用而言,像是付款码、健康码、行程卡、乘车码等亮码操作,是非常适合在外屏上直接操作显示的。建议摩托罗拉可以加快这部分的适配速度。
在骁龙8+“强力入驻”razr 2022 之后,其机器的周边规格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包括但不限于存储规格的全面提升——除了 LPDDR5 和 UFS 3.1 这种骁龙8+ 的“周边标配”,同时机器也有了 12+512 的旗舰存储规格,补齐了上代产品的存储短板。而在这个小小的机身当中,moto 为其塞下了市面常规性能机型常见的 X 轴线性马达:来自于瑞声科技的 0809,并且还在机身的震动反馈中搭载了 RichTap 。而外放扬声器的选择也是来自于瑞声的 1115h,为 moto razr 2022 提供了非常“充沛”的外放扬声器表现。
如果下次有人跟你说“X 轴线性马达塞不进机身太小的手机里”,你就直接告诉它:你看,这么小体积的 moto razr 2022,照样能塞得下和性能机同款的瑞声 0809。

moto razr 2022 在性能和交互上的旗舰化是由内而外“贯穿全线”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直接搭载了让很多常态旗舰“汗颜”、颇有常态旗舰产品缺失的多屏交互能力——其中重要的部分,是 USB 3.1 这个在目前很多旗舰产品中都尚未普及的特性。摩托罗拉相当于是直接在 razr 2022 上“同步”了其在常态旗舰产品中标配的 USB 3.1 + ready for 多屏互动模式,包括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显示器将手机变为一台“电脑主机”的有线模式和通过 Miracast 无线连接电视和显示器的无线多屏交互模式,亦包括流行的和 PC 交互跨屏模式。这一次的 ready for,还加入了已经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手机跨品牌文件传输功能互传,这意味着 moto razr 2022和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手机产品之间都可以无缝进行文件、图片、信息的交互了。摩托罗拉在 razr 2022 上体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旗舰一致性”——不以不同形态的旗舰作为一些细节功能区隔的理由,常态旗舰有的东西,翻盖折叠屏产品也要有。这和市面上同时在推出旗舰平台的翻盖折叠屏产品和常态旗舰产品的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摩托罗拉喊出“为折叠屏正名”的底气:不再为折叠屏的功能缺失找内部空间或是堆叠难题的理由,除了核心规格配备,外围细节规格也要和常规旗舰看齐甚至有所超越——当然,这里的“看齐”你可以理解成摩托罗拉自家的常规旗舰,USB 3.1 和 ready for 是摩托罗拉自家高端旗舰产品的标配;而这个超越,就是某些竞品产品了。毕竟某些品牌的旗舰产品还没有一部 USB 3.1 的机型,而具备 USB 和无线多屏互动输出的 PC 模式的机型,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moto razr 2022 的产品思路,越来越接近于一部求真务实的“日常产品”,而不是前两代产品一直强调的“经典复刻”。这也带来了它和前两代最大的变化,外观——它变得和市面上的其它折叠屏产品更加类似,尤其是去掉了老 razr标志性的那个凸起的“下巴”之后。但带来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它改善了之前两代 razr 底部屏幕区域并不太舒适的操作体验,包括去掉了上面那个小刘海的设计,打开后就更像是一个常规的直板产品了。而如果你把它打开后看成是一个常规的直板旗舰的话,它在某些特性上的使用体验甚至还要比摩托罗拉自家的前代旗舰产品更胜一筹,例如性能,又例如拍照:都是 OV50A 的 1/1.55英寸 5000 万像素主摄,大概是经过了半年多的“打磨”,这机器的主摄成像水准可比早前的 moto X30 好多了。在翻盖折叠屏产品的影像体验普遍比较弱的市场环境里,影像能力并整体并不算太出众的摩托罗拉居然可以凭借这款产品的影像拿出来在翻盖折叠同品类产品里拼一拼,着实有点意思。



回到折叠屏手机的核心问题:转轴,你会发现——咦,这么核心和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这篇文章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提到?那是因为……作为最早引入水滴式设计的“星轨”转轴、最早将折叠屏手机折痕处理得最浅的手机厂商,这部分其实是它最“传统”的细节之处。在别家翻盖折叠屏产品还饱受使用多次后折叠处“断屏”问题困扰的时候,摩托罗拉就做到了最浅折痕和长寿命的无损折叠使用。这代 razr 更进一步,在迭代升级至依托全新的多维联动双轴结构带来更大的轴内空间的第三代星轨转轴的基础上,还新加入了悬停设计,以及全新引入的 UTG 柔性玻璃。新的第三代星轨转轴通过更优的屏幕滑动方案和更小的转轴带来了高达3.1的R角,进一步增强了手机屏幕的支撑性和稳定性,同时,凭借多达6层的屏幕支撑结构保证屏幕的耐折性。再加上 UTG 玻璃的引入,令打开后的屏幕表面更加平整,也改善了前代产品长时间时候用屏幕平整度下降的问题。而作为之前的 razr 在结构设计上最受争议的“合上后中间有缝隙”的问题,这一代的 razr 合上之后“严丝合缝”。前代 razr 的优点,继续保留;之前留下的遗憾,通通改进。



水滴式的第三代星轨转轴,自由悬停和 UTG 玻璃,这三个在今年折叠屏产品里非常热门的转轴结构特性,moto razr 2022 都集齐了。有人会说这不是今年折叠屏产品的“标配”么?那我要再提醒你一下:这三个特性在横向折叠屏产品种,的确已经成为今年代表产品的标配了;但是在竖向翻盖折叠屏产品里……不好意思,moto razr 2022 是第一部集齐了这三个特性的产品。

摩托罗拉的手机产品这两年在国内市场面临的另一个用户端的“不确定”,是它的系统:大家对它的系统印象似乎还一直停留在早期的“原生”感觉上。但实际上这两年摩托罗拉的定制系统 MyUI 在本地化功能和细节特性的支持上进步神速,而且依旧保有着它运行极为流畅的老传统——这个老传统,在上半年一众其它品牌的骁龙8 机型“过热降频”导致的手机卡顿发生的时候,被用户强烈的表扬了一番。
新的 MyUI 4.0 继续坚持的moto 的系统设计原则:整体设计风格遵循原生的 Material Design 原则,在细节功能上加入本地化服务和流行的小功能,例如 NFC 相关的服务进一步加强,门禁卡和各地的公交卡服务持续接入中;针对办公会议功能加入了实时字幕、文档扫描和幻灯片拍摄等功能。而针对 razr 产品的“常客”商务人士,这机器再次强调了隐私安全的重要性,提供了全新的隐私空间 2.0 功能;亦加入了非常有用的可以在内外屏都使用“智慧出行”模块涵盖了包括航班、高铁和酒店等各种常见的商务出行场景,甚至在飞机降落后也可以同步更新行李转盘、打车信息等,更加高效快捷。而如果你觉得既然搭载了骁龙8+ 那么不用这机器玩玩游戏就太可惜了的话……这机器也给你设计了全新优化的游戏模式。在细节功能更加丰富的 MyUI 4.0 加持后,moto razr 2022 怎么看都不再像是一个为了折叠而缩减功能的新潮“玩物”,更像是一个功能完整、性能强劲的常规旗舰产品——所不同的是,它是可以从中间给你折一下的。



这机器上有很多摩托罗拉的老传统,例如一以贯之的经典丽音功能,又加上了全新的 3 麦克风折叠空间动态拾音功能;又例如绝不缩水的19个5G频段+27个4G频段的丰富网络支持。在手机的“移动电话”特性都快被用户遗忘、直到信号不好才会被想起来的时候,摩托罗拉在这些手机的基础能力上一直不妥协——哪怕是常常被认为是更难做通讯设计的翻盖折叠屏,依旧加满。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摩托罗拉这次做了一次非常不 moto 的事情:直接在发布会前就公布了 moto razr 2022 的定价:5999 元起,和它上代 12999 元的定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摩托罗拉来说是一种新的姿态:在前代 razr 5G 还在中国电信心系天下的渠道里彰显自己的“精英”后的两年时间里,整个折叠屏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的一年里,多款配置规格细节都远超过往折叠屏产品的新款折叠屏手机,定价都卡在了 9000 以内。一面是整个折叠屏产品和产业链迅速发展快速成熟;而另一面也是厂商寄希望于折叠屏手机能激活一些自家的高端旗舰市场。而摩托罗拉这次喊出“为折叠屏正名”,也是折叠屏普及推广大潮中不遗余力的一份子:一面是产品本身更完整、更日常、不再因为折叠屏的特殊设计而带来使用体验上的过度缺失;另一面则是以 5999 这样的、和常规旗舰产品价格相差不多的“亲民售价”,进一步降低用户尝试、使用折叠屏手机的门槛。
所以,有如这篇文章的标题一般,两年前,razr 是激活复古潮流的经典复刻;两年后,它是脱胎换骨的时代先锋。但总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摩托罗拉这个看似廉颇老矣的手机发明者,在经历了几代手机大潮风云跌宕的洗礼后,依旧保有着那颗勇往直前的心。你觉得它可以卖卖情怀就好了,但它偏要下场和年轻的新晋后来者一顿厮杀;你觉得它做做平价性价比机型就好了,但它还是想触碰一下产业尖端,甚至还跑在主流厂商的前面。谁说老品牌就一定会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的,摩托罗拉说:跑起来,我还能做那个曾经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