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张捷单方面攻击温铁军的看法

2023-06-14 22:34 作者:艾纱纱  |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我很久前就想表达和应该表达的观点,但一直没有发文,也大概因为我能算是个平和的人,会逃避激烈的冲突,而拖到今天。以下是之前的内容和今天的补充。 我关注了张捷,去年也知道了张捷对温老师的攻击,我不知道这当中有多少是污蔑,因为我对两位都不算熟悉,如果要论了解程度,我对温老师更熟悉一些。以我看过的他们的视频内容,我的判断是,他们都在为国出谋划策,两位都从国家利益出发了,不同的是张捷老师更看重富人贵人大人物的决定作用以及他们的利益,温老师更偏向于普通人,农民的利益,张老师更看重大城市利益,温老师让我们了解乡村,富人和穷人,城市和乡村,也许本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吧,让两人的观点存在矛盾,但,张捷这样在公共网络发起攻击,以及他的攻击方式我都是不赞同的,所以,我希望有一天那些在当时站在张捷那边并同他一样以及用同他一样的方式攻击温老师的人,请记住你们的方式,你们的语言;我私以为这也算是一种学习,学习斗争方式,你们都已是成熟的斗士了,如果将来你们的观点改了,或者发现自己被利用了,请你们调转枪口,用同样的方式,开始你们成熟的攻击,不必愧疚,不必羞耻,不必假装忘记,只需像现在一样畅快淋漓的发泄和攻击,仅此而已。 下面,我说一下我当下的观点,或许我以后会改,或许错的是我,也或许谁也无法阻挡财富终将聚集于少数人身上,或许将来我们诺大的国家里大家都挤在城市,再没有乡村,没有村镇,或许发展的获益是少数人获益,或者我们当中终将有一部分人被遗弃,或许只要有钱就会有话语权,都说明我的想法错了,因我太理想化了。他们俩差不多是国家发展方向的争论,一方是继续加强城市化,一方是乡村振兴,其中有一点张捷的判断或许是对的,那就是资本下乡挣不了钱,在我看来这不是挣不挣钱的事,而是该做的事,并且我们以前就有做了,通电,通路,通网,享受较便捷的快递服务,这回是稳定和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是我们发展道路上不该遗弃的一部分人,城市建设需要他们时,他们是建设者,工厂需要他们时,他们是打工人,年轻时他们是进城的农民工,孩子是留守儿童,老年时,大多他们的孩子在城里打工,他们是留守老人,乡土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国家是一个广袤的国家而不只是几个大城市,我们应该知道除开城市,有人生活在小城镇,有人生活在高山中,有人生活在草原上,有人生活在或寒冷或炎热或干燥或潮湿的边疆,我们应该时时都知道这广袤的土地上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它们组成中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以我十分有限的了解讲一下温老师的观点,温老师对当下国际环境的看法是“新冷战”(我认为是正确的)。在“新冷战”的环境中我们国家会面临什么问题,粮食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大概很多人都会想到)。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因为我的了解实在有限,只看过早期的一些视频,并不知道能源温老师提出的有关能源安全问题的点),如果能源被严重切断,最最惨的状况是化肥短缺和大量机械设备的无法使用和维护,粮食产量将大幅降低,温老师提出的是学习被美国封锁了几十年的古巴的农业(根据老师的介绍是一种更广泛利用微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弄几个实验点有备无患,面对这种严酷情况的时候能启用,使粮食产量下降少些;另一个还是耕地红线问题,我们的可耕地少,适合做耕地的地方其实也是适合发展的地方,大山和高原不适合做耕地也不适合发展啊,由于城市化,不少乡村衰落了,甚至消失了,需要振兴乡村,适当复耕。 从实际情况看,欧洲面临了能源问题,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面临了粮食问题,我们国家当下没有被能源封锁,当下来看将来也不怎么可能;总粮食产量去年还提高了,今年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都种了麦子,相信今年的粮食产量能再创新高。现在回忆22年某些事件,我们与老挝的铁路开通,听说老挝有不少钾矿,以我们的工业能力有原料就能加工,钾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我们与白俄罗斯也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白俄罗斯是钾肥生产大国,化肥方面应该有保障了。还有实验室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都说明国家不仅在努力保障主粮安全,肉蛋奶方面也在增加我们的自主性。种子方面也有很多农业科研人员投注大量心血。相信在这场“新冷战”中,我们不会面临饥饿问题。 这场张捷单方面的攻击实在令我生厌,因为他针对的是人,而不是温老师的观点,如果是针对他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或是解决办法的不认同而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我认为这是正当的,有利于公共讨论的,我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相信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看到的也不单是某一类人,而是千千万万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才做出了抉择。

关于张捷单方面攻击温铁军的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