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九)--筑城杭州

2020-03-06 19:38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眼瞅着钱将军收复失地缓慢发展,杨行密这边丢了得来不易的扬州城,自然是眼红的不行。于是杨大帅派大将李友进攻毗陵(就是常州)。李友深谙兵法,没有正面直接攻城,选择保存实力,乘夜挖地道攻进城中。城中大乱之时,杜陵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兵卒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他。城中抵抗因为主帅被擒而渐渐放弃。李友顺势占领了常州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把杜棱放了回来。可能李友这个时候还不理解一个成语,那就是“纵虎归山”。



孙儒那边也来掺和一下,派出部将刘建封渡过长江进攻润州。守将成及完全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一触即溃,丢掉了润州城,狼狈南逃。转眼之间,钱将军这边丢城失地。但坏消息还没有结束。



不久昭宗改年号大顺,大赦天下。大顺元年(890)七月,已经占据常州的李友再起兵来犯苏州城。在这紧要关头,苏州制置使沈粲不但没有抵抗外敌,反而包藏祸心杀害了刺史杜儒休和其兄杜延休,然后只身逃回杭州。沈粲其人当真恶劣,抓住杜儒休时,杜刺史求饶说:“莫要杀我,我可以把家财都给你!”沈粲冷冷一笑说道:“杀了你,难道金子会长翅膀飞出我的手掌心?”于是毫不犹豫杀了杜儒休两兄弟。吴越备史还记载他们俩兄弟同父异母却是同日生同日死,异哉!



钱将军得知沈粲的所作所为后大为光火,就想要杀了他。沈粲提前得到消息,见势不妙便背主投靠了孙儒。这时杨行密杨大帅任命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孙儒帐下刘建封挥师南下攻破常州,杀掉了张行周,进而围困了苏州城。钱、杨、孙三家围绕苏锡常地区的争夺打得那叫一个火热。两个月后有攻破苏州,守将李友逃回常熟。这下苏常二州都落入残暴的孙儒统治之下。



反观这个时候我们的钱将军又有何反应呢,他正在自己的大本营杭州城里大搞基建。筑新夹城并且亲自上阵,三军一见主帅亲力亲为莫有不从者。杭州罗城周长50里,基本形成现今杭州的规模。这一次筑城只是为后面的修建工程做一个铺垫。


次年,也就是大顺二年(891)闰五月,钱将军晋爵彭城郡侯,食邑七百户。钱郡侯乘此良机招募了五个都的人马扩充实力,分别为紫溪都、保城都、龙通都、王泉都还有三镇都,加上原来的八都,总共就是十三都。如果你认为钱郡侯就要和杨、孙两家开战,那你也太小看咱钱郡侯了。



他继续发扬“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精神,在七月率领十三都的人马,并且征发民夫20多万,把杭州城的周长从之前的50里扩大到了70里。《十国春秋》记载:“新筑罗城,自秦望山,由夹城东亘江干,洎钱塘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这里钱塘湖就是西湖;秦望山有两种说法,个人更倾向于在六和塔西;霍山,在西湖昭庆寺后,现已不存,《说杭州》:“宝石山之脉伏于地中,逾石塔头,至昭庆寺后,突起为霍山”;范浦,今杭州东北艮山门外。)

(霍山大致位置图)




杭州在唐代州城和县城是彼此分离的,州治在凤凰山麓,县治在西湖东部,正如白居易《余杭形胜》一诗中说的“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那样。经过这次修缮,杭州外围罗城西起秦望山,东濒钱塘江,南至江干,北到艮山门,将原州城与县城一起包了进去,形成了易守难攻的“腰鼓城”格局。



而且这次筑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百姓生产生活需要而考虑。根据钱郡侯手下重要幕僚罗隐所写的《杭州罗城记》所述原来的杭州城“基址老烂,狭而且卑。每至点阅士马,不足回转。”就是城墙狭小,士兵们连转身都困难,而新建罗城之后就是“民庶之负贩,童髦之缓急,燕越之车盖,及吾境者,俾无他虑。”这样的景象,大家市集交易,车辆往来没有任何担忧,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这才有了柳永笔下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那么接下来休养生息后的钱郡侯还会有什么动作,孙儒和杨行密的恩怨会有怎样的发展?请看下期---联宣入淮。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卷八十四)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

《吴越备史》(卷一)





吴越纪事(九)--筑城杭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