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
为什么要站马步 排除它和混元桩相似的撑拔功能 剩下的是什么 是马 那么 骑马步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足撑膝叩裆合胯裹的劲 这个才是马步最主要的练习目的 也就是下肢的结构稳固 为什么骑马的时候 能站出来呢 因为有马前冲的力量 你向后倒 你就需要向前裹 以互争 不骑马怎么办呢 往后坐 甚至极限四平马 这样的状态 牛顿直接给你一逼兜 为什么有人能站出来四平马 因为他在极力的向前裹 他看似静态 其实在向前和重心互争 所以 你马步如果站的四平八稳 裆开的大大的 所谓大四平 可以 你练的是柔韧 和松沉 但是马步的初衷就没了 三体式 其实练的一样的东西 只不过 更加的往中线裹 再往前裹 你三体式 要站出往前的扑踩劲 以对抗你的重心 做到互争 所谓极限状态 这就是动势 欲动 内动 内劲 也就是很久之前说的 劲和体的互争 人在后靠 劲在前争 所以 三体式 站的四平八稳 重心稳稳的 那劲就没了 只剩松沉 不是说错 只是目的不同 三体式 本就不是混元桩 追求的就是个争劲 左右一线 前后分重 这样的状态 本就危如累卵 如果内在没有劲在 左右一碰 你不是就要歪斜吗 我们站桩 要做到像独轮车 独木桥一样的极限状态 只有这样的状态 你才可以自然的顺之变化 而不是人为变化 这就是单重的意义 骑单车 掌握的是左右的平衡 骑独轮车 掌握的是前后左右上下螺旋内外的平衡 三体式 不应该只有左右的极限 还要有前后的极限 这就是马步的意义 上下嘛 自然是松沉 不松沉 就不自然 就不可能到极限状态 因为你是僵的 所以 要把桩 站出独轮车的状态 也就是 鸡腿的独脚状态 当然 不是真让你一条腿站立 而是站出前后左右上下螺旋内外 错一点就要倾倒的极限互争裹束状态 这才是桩 什么时候 练到了稳如泰山 那才是真正的桩 所以 站桩的时候 尽量的去找你的极限 不是受力的极限 而是平衡的极限 用你的劲 去扶正你的平衡 你的互争 劲是互争得来的 劲还可以帮助互争 这就是互相的转化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