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南京城墙记
环南京城墙记
今年6.1的时候去了趟南京,主要是为了看看城墙,本人作为资深干员城墙爱好者,对南京的城墙还是心仪已久的,所以事先半个月做了些计划,主要是查资料和制作路书,然后趁着周末就来了,正好赶上了6.1,就当给自己过儿童节了。
下面是做的路线计划;

然后是事后统计的预计到达时间和实际到达时间的统计图;

按计划的表做好的路书(左)和实际走的线路(右);

可以看到行者的路线规划因为默认是骑行导航的缘故,线路不够光滑,所以有很多折返的地方,而实际徒步下来的线路相对平滑了很多,和南京明城墙地图对比,也是基本重合的。能做到这点,和南京在城墙沿线所做的线路设计是分不开的,城墙沿线基本都有可以徒步的线路,特别是琵琶湖段,在城墙下的水面上还有木制栈板可以通行,规划者还是用心了的。

这次的徒步环行,因为前一天是住在了夫子庙附近,所以是从夫子庙开始,走到了离夫子庙最近的武定门,然后按顺时针开始了徒步环行;
这次徒步的起点是乌衣巷,我是凌晨四点起床的,洗漱完然后走到武定门时差不多4:40。

一路走,天还没全亮,人都很少;




城墙上除了大门外,也有这种只能过人和自行车的小门,估计是建国之后为了方便民众开辟出来的;
城墙的一处拐点,这里城墙走向就由东西走向变成南北走向了;

集庆门,是91年才开辟的新门,四口城门,集庆是南京的旧称之一;

这个路牌上提到的汉中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附近有个汉西门的瓮城,清凉门还在,定淮门这次走的时候错过了,查资料是有遗址的。

汉中门附近可以看到的城墙断面,汉西门瓮城也在附近,可以自由进入;

这个小小的门洞就是清凉门残留的部分了,这里旁边有楼梯可以上去,不过走不通,要原路才能下来;

清凉门段的城墙,城墙是建在石头上的,以前是临江而建的,很险要,现在江水推后了,不过还是能看到江水冲刷的痕迹;

这个城墙和石头混杂的效果感觉也很厉害;

过了之后没多远就可以看到远处的电视塔了;

在电视塔下面,南艺后街上很多摆摊卖很多乱七八糟的仿古品的,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很多东西都很搞笑,感觉像大型闲鱼翻车现场;


华严岗门,也是新修的城门,附近是华严岗,所以叫了这个名字,我觉得不是很好听;

从这边我就上城墙走了;

城墙上有平整翻修,还是很好走的,但是景色没有城墙下好看;

中途记录一下进度;

看到这个就是快到仪凤门了,仪凤门之后要收费的,不过旁边有路可以下城墙,我就下去了;


城墙上无处不在的人防工程标志,在城墙里面纳凉,感觉也是南京市民独一份了;

网红打卡点城之角,是南京城墙最北端,这里有个很明显的拐点,手机限制拍不太出来;


经常可见的修补痕迹,一路走过来,修补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比较粗暴,直接抹水泥,有的很细腻,基本看不出来修补痕迹,有的使用新砖修补,有的就直接打了个订书钉一样的临时修补,总体来说比较粗暴的大部分看起来年代都有点久远了,比较新的那些修补还是很规矩的,修旧如旧,不过度发挥;

城墙周边很多开辟成了公园,也是很多小动物的生活地;
然后就是一路走,走到大概八点的时候,在建宁路买了油条豆浆过早。
旁边是新民门,民国时修的一个城门,现在爬满了爬山虎,很普通的一个小门。

然后中间一大段没有城墙,沿着河走,走很长一段,到黑龙江段;

这段城墙在建国后某段时期全给扒了,然后在夯土堆上建了公园……,现在上去上面也是公园,而且整段都是后面复建的,不太建议上去,没多大看头;
过了这段就是神策门了,名字还是很帅气的,当然,现在它叫和平门(所在的公园还是叫神策门公园)

可以进去,不过要收门票;
然后就是沿着玄武湖一路的城墙了,沿路都很繁华;


琵琶湖边可以看到城墙倒映在琵琶湖里,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天气好的话应该很适合拍照;

附近的公园里的朱雀,看了下四圣兽在这公园里都齐了,可能是因为临着玄武门吧;

光华门,现在只留了附近一个堡垒的遗址,光华门是以前侵华日军攻入南京的地方,南京近代最大的一个劫难的起点从这里开始,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强大自己,珍惜和平吧;


东水关遗址还是建议来看看的,这是以前南京水路的出入口之一,上去可以看看藏兵洞的残留,还是很有意思的;

附近的水街也可以看看,东水关和水街之间还有一个鸟市,我经过的时候很多人在那交易观赏鸟,很热闹;

然后回到了武定门,一圈完满结束;

这次绕城墙还是很累的,因为距离真的有点远,之所以选步行,因为有些地方自行车也进不去,只有步行才是比较方便,如果有人也想走一走的话,可以自行取舍下。
一圈下来,感觉南京城墙的保存状况还是不错的,而且配套的设施也建的很好,还是很建议来看看的,一路走下来还是挺伤感的,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下面是我做攻略时自己列的一些计划和注意项目,防晒一定要注意,我用的高斯的某款喷雾防晒,很好用;

最后说一句,赤豆莲子小元宵真好吃!

还是来张夫子庙的大照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