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Runner Pro 4S:水陆空三栖,骨传导技术再革新!
现如今,蓝牙耳机的品类越来越丰富,不同形态的蓝牙耳机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场景。在室内一般会用入耳式或者半入耳式的耳机,音质相对好一些。而在户外佩戴入耳式会堵住耳朵,听不到环境中的声音,特别是在运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佩戴的骨传导耳机就更合适。最近南卡推出了第四代骨传导耳机的升级版Runner Pro 4S,升级的点还是蛮多的。
包装延续南卡经典的天地盒,耳机的颜色和包装盒对应,我手上这款是“绯红色”。南卡Pro系列一直都是灰色和红色两种,但每一代的颜色命名都不同,蛮有意思的。
分享一组全家福,包含有Runner Pro 4S骨传导耳机、磁吸充电线、隔音耳塞、麦克风保护塞、三对音质增强塞和使用说明书。
耳机的外观整体和上一代差别不大,红色比之前鲜艳一些,更显年轻活力。细节之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Runner Pro 4S两边的仓体形造型收敛了很多,不像Pro 4那样的豪放张扬,我个人倒很喜欢这种中规中矩的设计,简约才最耐看。
后方头梁采用钛合金材质的骨架,具有很强的韧性,大范围伸缩扭曲不会断裂或者变形。
头梁左边是电池仓,右边是主板仓。主板仓内侧预留有磁吸充电触点,三枚实体按键位于仓体下方,佩戴以后方便操作。
骨传导模块也和之前基本相同,保留了朝后的小尖尖,增加佩戴稳定性。模块和仓体之间连接的部分弧度仍然比较小,在上一代“海马身体轮廓”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佩戴以后可以牢牢固定在耳朵上方。
耳机本身采用一体式防水结构设计,加之外面有一层亲肤质感的纳米涂层,不仅提升了佩戴舒适度,防水等级也达到了IP68,日常使用汗水、雨水和尘土都不会侵蚀到耳机内部,甚至可以佩戴耳机潜水,在水下5米深度保持2个小时问题不大。
得益于不入耳的佩戴方式,南卡Runner Pro 4S的佩戴体验比传统的入耳式耳机强不少。首先不会堵住耳朵,在户外运动的时候佩戴能够兼顾到环境中的声音,安全更有保障。其次是长时间佩戴下来,不会对耳朵造成明显的压迫感,尤其对于重度耳机用户非常友好。最后就是避免耳帽传播细菌的问题,我左耳就有轻度的中耳炎,之前戴入耳式耳机一直不能痊愈,换上骨传导以后逐渐好转不少。
Runner Pro 4S的机身轮廓根据中国人的耳周特征做了优化改良,佩戴以后贴合度更好,在走路、跑步等运动场景下佩戴也很牢固,极少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现象,也不会和眼镜腿冲突。
耳机搭载蓝牙5.3芯片,支持NFC感应,将耳机和带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就会出现弹窗,一键连接非常方便。另外它还支持一拖二双设备连接,耳机可以同时连接手机和笔记本,根据使用场景无缝切换流转,比肩iOS和华为鸿蒙的生态化体验。
这次的Runner Pro 4S对音质和听感方面的提升也比较明显,采用第二代響高效能骨传导振子,相比第一代体积更小、发声效率更高。加之优化了声学结构,减少骨传导模块的震动感和漏音现象,让声音传播的方向更集中。南卡自研的OT闭合防漏音技术3.0,通过算法产生反向振波抵消漏音。
和上一代相比,在相同音量百分比下,声音明显洪亮了不少,在公园比较嘈杂的环境下50%的音量也能听的很清楚。把音量开到75%左右,骨传导模块也没有明显的震动感,听感体验确实不错。
以蔡琴的《渡口》来说,音乐开头面鼓部分的低频表现比较平,和入耳式耳机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几乎是骨传导耳机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声部分表现不错,声音清澈明晰、干脆利落;琴弦、鼓点等乐器声节奏明快,中高频表现总体比较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Runner Pro 4S内置有32GB的存储空间,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下载音频文件,在脱离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当做独立的MP3播放器使用,支持主流的MP3、WMA等音频格式。
另外,Runner Pro 4S支持AI智能降噪技术,利用耳机通话,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会通过算法发射相反的声波抵消掉环境噪音和风噪,保持最终传递出去的是清晰纯净的人声。
续航方面,耳机内置有180mAh的锂电池,满电状态下可以提供大约10个小时的续航,正常音量使用一天问题不大。充电沿用上一代的磁吸触点,比普通接口耐久度好一些,但个人觉得Neo系列的接触式充电更胜一筹,希望下一代Pro系列也能跟进。
结合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这款隔半代升级的产品综合表现非常不错,无论是外观设计上的改变,又或者是功能方面的优化提升,都表现出一款旗舰产品该有的素质。对于骨传导耳机老玩家,以及希望在全场景使用的用户,Runner Pro 4S是无可挑剔的选择;如果主要在运动场景下佩戴,也可以考虑前不久发布的Neo系列,价格会更亲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