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阴性结果如何起死回生?中国学者发表一篇二区论文,用一招成就经典范文

2023-08-25 15:26 作者:郑老师妙趣横生统计学  | 我要投稿


2023年郑老师多门科研统计课程:多次直播,含孟德尔随机化方法 

最近研究了nhanes的一篇文章,一开始的分析结果是阴性结果,后来经过折腾获得了 阳性结果。

这值得展示,所以现在把文章解读列出来和诸位共学。

近年来,全球肾结石的发病情况有所上升,给医疗支出和社会负担带来很大压力,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更多关注。先前的推文中提到一个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它最初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预后指标。本期推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研究 SII 对肾结石的影响的文章。

2023年2月,一篇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nd kidney ston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NHANES 2007-2018的研究论文发表于《Front Immunol》,本文为中国学者写作,文章属于中科院分区医学二区,2023年IF=7.3

这项研究利用美国营养健康(NHANES)的数据,通过多种方法,研究了SII与肾结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SII 与50岁以下的美国成年人肾结石的高风险呈正相关。结果补充了以前的研究,仍然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验证。

摘要与主要结果

一、摘要

背景:近几十年来,全球肾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医疗支出和社会负担带来很大压力。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最初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预后指标。我们对 SII 对肾结石的影响进行了最新的分析。

方法:这一横断面研究招收了2007-2018年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参与者。我们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 Logit模型分析,以研究 SII 与肾结石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22220名参与者中,平均(SD)年龄为49.45 ± 17.36岁,肾结石发生率为9.87% 。一个完全调整的模型显示,在20-50岁的成年人中,超过330x109/L 的 SII 与肾结石平行相关(优势比[ OR ] = 1.282,95% 置信区间[ CI ] = 1.023至1.608,P = 0.034)。然而,在老年亚组中没有发现差异。多重插补分析证实了我们的结果的稳健性。

结论:在50岁以下的美国成年人中,SII 与肾结石的高风险呈正相关。结果补偿了以前的研究,仍然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验证。

二、研究结果

1. 研究人群的基线资料

这项研究包括 2007 年至 2018 年期间的 59842 名参与者。25163 名参与者因缺失肾结石数据而被排除,3054 名参与者因缺失 SII 数据而被排除。在删除了 9405 名缺少 SII 协变量和极端数据的参与者后,最终招募了 2220 名参与者。在 22220 名参与者中,男性 11755 名,女性 10465 名(表 1)。肾结石患病率为9.87%。与 SII 低于 330 x 109/L 的参与者相比,SII 高于 330 x 109/L 的参与者中非西班牙裔白人、吸烟者、糖尿病和肾结石的比例更高(P < 0.05)。


2.建立多种logistics回归模型

随后,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整个人群的协变量后,SII 和肾结石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表 2)

按 50 岁对年龄进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后,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在粗略模型中,超过 330 x 109/L 的高 SII 与较高的肾结石风险相关(优势比 [OR] = 1.485,95% 置信区间) [CI] = 1.195 至 1.845,P < 0.001)和模型 1(OR = 1.387,95% CI = 1.108 至 1.736,P = 0.005)。调整所有混杂因素后,在 20-50 岁人群中,高 SII 仍然与肾结石呈正相关。(OR = 1.282,95% CI = 1.023 至 1.608,P = 0.034)50 岁及以上的参与者没有发现差异。20-50 岁人群的分层逻辑回归分析表明,20-50 岁人群中 SII 和肾结石之间的关系没有潜在的修正因素(补充表 S1)。

3.敏感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进行了多重插补。补充表 S2 中描述了基线特征分布。敏感性分析显示完全调整模型中的结果相似(OR = 1.251,95% CI = 1.015 至 1.541,P = 0.036)(表 3)。


详情请点击下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YyMDY3OQ==&mid=2650407870&idx=1&sn=d3c91b0d8739f0f49676ae30a01809b5&chksm=83527e16b425f7001c546092d3938790e4af60a741bb03eb90060ce9ff9187df01a9aaaa6566&token=433353171&lang=zh_CN#rd


阴性结果如何起死回生?中国学者发表一篇二区论文,用一招成就经典范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