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局部解剖学:颅后窝

2023-03-17 17:08 作者:疏雨ANAT  | 我要投稿



 界限和内容

界限:由枕骨和颞骨延部的后面组成。

内容物:有枕骨大孔,脑肝和脊髓相连

                                                  枕骨大孔

位置:

    窝底的中央有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接处,孔的长径约3.6cm,宽约3cm,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井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

毗邻:

前方:斜坡

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的内口

前外方:颞骨延部的后面。中央有内耳门,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通过。内耳门的后方有颈静脉裂孔,舌咽、迷走、副神经和颈内静脉通过。

后外方有:乙状沟

后上:枕内隆突、横窦,窦下方小脑半球。

颅后窝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舌下神经管(红色)、(颈静脉孔黑色)(髁管蓝色)


        临床意义:

    1. 颅后窝骨折时,由于出血和渗漏的脑脊液无排出通道,易被忽视,而更具危险性。 当小脑或脑干受累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骨折数日,乳突部皮下可出现淤斑

                                                                  图5

如图所示:颅前窝骨折一般是熊猫眼和鼻漏,颅中窝骨折可引起耳漏或者乳突血肿。

颅底骨折的表现

  2.枕骨大孔的后上方邻近小脑半球下面内侧部的小脑扁挑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挑体因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时,则形成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枕骨大孔疝1
枕骨大孔疝2


                                                   小脑幕

位置:

     是一个由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壁,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略拱形。

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前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的朝向前的弧形切迹。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卵圆形的孔,环绕着中脑

小脑幕


临床意义:

     小脑幕切迹疝: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钩可通过此裂孔移至幕切迹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致使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和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轻瘫等临床体症。

小脑幕切迹疝1
小脑幕切迹疝2


                                                             关注疏雨老师

                                                           带您系统学解剖
                                                                持续更新中

局部解剖学:颅后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