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气、血、津液
一、总论
气,血,津液是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他们来源于先天精气与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由五脏六腑化生,为五脏六腑所支配,反过来又濡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组织,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气
1、气的生理
(1)气的作用:
气能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御外邪,推动脏腑组织活动等作用。

(2)气的种类
根据气的作用,机体的气可以概况以下几种:
元气(真气)
元气(真气)禀受于先天,是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但它又必须依赖于后天之精气不断滋养,才能流注于全身,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之说。
宗气
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气和脾胃消化得来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形成于肺而聚于胸,助肺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因此,凡呼吸,声音强弱以及气血运行,肢体的活动能力都与宗气有关。

营气
营气 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指出营气是脾胃转输于肺中的一种精微物质,它在脉中,随血运行周身,它的作用除化生血之外,还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因而称它为”营气“但其营养全身的作用与血相同,二者又同行脉中,习惯上营与血常并提。
卫气
卫气 卫气于营气一样,都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行于脉外,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腠。《灵枢.本脏篇》指出:“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说明卫气具有温煦脏腑,温养肌肉,润泽皮肤,管理汗毛孔开闭的功能,并有防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入的作用。
2、气的病理
气虚
一般为气虚证,是指五脏之气不足,临床常见的以肺脾两虚多见。其症状为少气懒言,乏力,语言低微,自汗等。
气滞
脏腑气机不畅,气的运行障碍,则出现气滞。临床上肝郁气滞较多见,胸闷,善太息。
气逆
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上逆,出现咳喘。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不能下降便可出现上逆。如呕吐,反酸嗳气。
三:血
1、血的生理

(1)血的作用:
血是营养机体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机体摄入食物通过脾胃的作用化生而成,血行于脉中,通过气的推动,周流于脏腑组织器官,以供机体的营养,如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等说法,正说明了这一点。
2、血的病理

血虚
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都可导致血虚,其症状如口唇苍白,心悸,手足麻木等。
血瘀
血瘀是血流不畅或局部淤血停滞,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痛如针刺刀割,固定不移,唇舌有瘀斑。
出血
造成出血的原因很多,外邪入里化热,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脾失统血等,均可导致出血,其主要表现为.衄血.咯血.便血.尿血.或耳.目.鼻.肌肤出血等。
四:津液

1、津液的生理
津液指动物体内正常的体液,如胃液.唾液.肠液等动物体内的分泌物。其中清者为“津”浊者为“液”。津液的产生是由水谷精微通过脾胃的吸收与运化,经三焦的气化作用,分化而成。
津的功能——布散周身,滋润充养脏腑,经脉.肌肉,等组织。再者组成血,不断的补充血中的水液,以便血能在周身环流不息。
液的功能——填精补髓,凡骨腔里的骨髓及脑海里的脑髓都由液的充养,其次是润滑关节,滋润皮肤。

2、津液的病理
伤津/伤阴
津液不足,轻者称为伤津,重者成为伤阴。造成津液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热邪灼伤,津液减少。
五:气、血、津液的主要表现
其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咽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