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它凭什么在陆龟中称王?又贵又难养! | 安哥洛卡陆龟



别名:马达加斯加陆龟、犁耙陆龟、犁头龟
体长:37 ~ 43 cm分布: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种。
生活习性:主要活动时间在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偏独居(亚成龟和成体龟)
适宜温度:22 ~ 30度
适宜湿度:55 ~ 75%
寿命:(估计)50 ~ 100年
保育级别:极危(IUCN 3.1),公约物种 CITES I
安哥洛卡陆龟(Geochelone yniphora)又被叫做犁头龟,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目前在野外,仅有不到 1000 只的野生个体,而且只有在马达加斯加这个岛国的一小块地区内,才能找到它们。

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在 10 ~ 15 年时间内,它们会从野外灭绝


在世界各地都有陆龟爱好者饲养
作为一种陆龟,它的栖息地有多窄?安哥洛卡象龟基本栖息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沿海区域的干燥森林或海岸地区,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北海岸的 Baly 湾和 Sada 海峡一带,这里只有 66 平方公里,被认为是适宜的栖息地。


它们的栖息区域主要是干燥的落叶林、草原和红树林沼泽,属热带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降雨。在天气凉爽,,气候较干燥的五到十月时(马达加斯加位于南半球),它们喜欢躲避在乱草堆和灌木丛中,而不是像别的龟那样挖洞避寒,很少活动。11 ~ 4 月的雨季是它们最活跃的时节,包括求偶、交配和孵化。


安哥洛卡象龟成体背甲最大超过 43 厘米,不算小,但和最大的几种陆龟一比不是特别突出。让它称王的是安哥的背甲形态,品相一流的安哥背甲会高高隆起呈球状,特别出彩。背甲颜色由里向外依次变深,从甲片中间的浅棕色逐渐过渡到甲片外缘变为黑色,背甲上有非常浅的放射条纹,每块甲上有明显的轮。


在肋盾处有浅棕色与棕色交替的楔形图案
马达加斯加人管它们叫安哥洛卡,而欧洲人管它们叫犁头龟。之所以被称呼为犁头龟,是因为它们前脚间的胸甲突出,就像是一个犁头,这是安哥的另一个特色。这个〝犁头〞是雄安哥打斗的武器,已成年的雄性犹如手持长矛的武者,交配前总要互相较量一番。在用那个“犁头”挑翻对手,赢得一场胜利后,雄龟才会去不慌不忙的寻找自己的交配对象。


可能是因为交配前打斗的需要,完全成熟的雄性安哥洛卡象龟体型会更大,体重更重,背甲亦会高于雌性。雄龟的胸甲后部有明显的凹陷,雄性的背甲后缘颜色也明显较雌龟艳丽,而且有较雌龟更为扩大的上腹甲。

雌性平均长度 37 厘米,平均体重 8.8 公斤
养出好品相不容易
安哥洛卡象龟适宜的温度在 20 ~ 30 度间。跟所有的陆龟一样,饲养者需要在环境不同区域,营造出温差,让龟可以随时调整喜欢的区域。



它们喜欢偏干燥且通风的环境,适宜湿度在 50% ~ 75%。保持低湿度这点,需要饲养者在垫材选择,浅水池(水盆)设置还有饲养箱(室内)位置的摆放上多下功夫。

喜欢在早晨或傍晚活动,
其他时间基本都在休息
和其他陆龟相比,安哥洛卡象龟性情比较安静沉稳,幼体阶段生性更显得孤僻。性格介于苏卡达和蛛网之间,不如苏卡达那么的活泼好动,但也不会像同样生活在马岛的蛛网龟那样腼腆羞涩。


可能因为性情的关系,安哥洛卡象龟对环境变迁十分敏感。抗病力与同产地的辐射龟相差无几,却比较容易因为紧迫而拒食,特别是一些经非法贸易偷运到我国的野生个体,很难再适应人工饲养环境。总的来说,想养好安哥洛卡象龟需要有一定的陆龟饲养经验。

真的有能力养的人,最好选择人工(CB)个体
当然,养一只相当于豪车价格的龟,对一般饲养者的心理也是一种考验。毕竟车不会说散架就散架,但龟即使养的再好,只要稍不留神,说挂就挂了。

安哥洛卡象龟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正常情况一年也就长 1 到 2 厘米,养活不算特别难,只是让饲养者费心的开胃菜。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安哥洛卡象龟特别容易出现隆背、粘甲、背甲色彩发黑这些情况。虽然这些问题严格来讲不是病,但在大多数喜欢这种陆龟的人看来,安哥洛卡象龟最漂亮的就是那个黄灿灿的球形背甲。




完全草食性
安哥洛卡象龟是完全草食性的陆龟,野生个体食物来源大部分都是环境里的植物或野草。人工环境下适合安哥洛卡象龟的素食,主要是一些低水分粗蛋白的食物。


像一红薯藤、芥蓝、通心菜、番薯叶、桑叶、蒲公英(叶部分)、仙人掌、胡萝卜都可以主食;而水果,橙子、苹果和香蕉可以少量喂食,当做辅食。偶尔投喂墨鱼骨或者在食物中洒些钙粉,补充钙质。
人工喂食,主食用龟粮搭配上述列出的蔬果是最方便的。

200 天孵化,20 年成年
发情的成年雄龟,在 10 月到翌年 2 月会终日寻找可供交配的对象,并表现出非常强的领地性。雄性间的竞争,先是点头威吓,然后会演变成互相冲撞,并试图将对方碰翻,这种竞争一般体型较大的一方有明显优势,犹如龟中相扑。


交配后的雌龟会在潮湿的泥土上筑巢,洞的平均深度为 11.1 厘米( 4.3 英寸)。这种筑巢行为多发生在上午。在最后选定巢穴位置前的几天,雌龟还会实验性的先筑一次巢。安哥洛卡象龟有能力在一年四季任何一个时分都可以产卵。如果是人工环境,需要一直准备一个产卵的地方让它们能顺利产卵。

产卵时,雌龟用后肢来安排产下卵的位置。它将洞穴中的每一枚卵尽可能远的分开。产卵结束后,它会在卵上盖上一层泥土,然后将表面压实。
每次的产卵数在 3 到 6 枚之间。卵为白色,接近圆形,大小为 4.2 到 4.7 厘米,重量为 40.5 到 50 克。孵化温度 26 ~ 30 度,卵需要经过 170 ~ 300 天才能孵化。



刚孵化出来的安哥洛卡只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当它们从巢里钻出地面的时候,就能完全独立地生活。而一只安哥洛卡从出生到具备繁殖能力,必须花上二十年的时间。
在每个繁殖季节里,一只雌性安哥洛卡最多能产下 7 窝,每窝龟蛋的数量从 2 个至 6 个不等。

幼龟

森林大火、野猪、偷猎
安哥洛卡陆龟与其它许许多多濒临灭绝的动物一样,栖息地的减少是最主要的威胁。

马达加斯加农民用放火来促进作为牛饲料的牧草生长,清理出土地用来种稻谷和树薯。这些大火最后造成了主要由棕榈科植物构成的热带稀树草原。不幸的是,这样的热带稀树草原几乎没有什么荫凉地,对于安哥洛卡来说太热了。

另外,南非野猪对幼龟和龟卵的掠食也是一个问题。这种猪是从非洲引进的,在马达加斯加没有天敌,而且马达加斯加人禁食猪肉,因此导致了野猪的大量繁殖。


最后,非法宠物贸易使得野生安哥洛卡的生存状态更是雪上加霜。
拯救陆龟之王
在 1993 年,安哥洛卡的数量估计在 100 到 400 只之间。为了拯救这种特别的陆龟,1986年,马达加斯加水土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制定了安哥洛卡拯救计划。

保护者还在龟壳上刻字,
以破坏龟壳的价值,
防止有人为了龟壳而猎杀它们
安哥洛卡拯救计划包括研究,人工圈养繁育以及地方团体的积极参与。这项计划执行得非常成功,逾 150 只幼龟在繁殖中心出生。用于繁殖的成年陆龟都是作为非法宠物由政府查抄来的。最终,一些圈养繁殖的陆龟将返回野生环境。


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的人们,看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森林正在消失,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他们的生存直接依赖于这些自然资源,因此他们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了减少因为森林大火造成的资源损失,马达加斯加人现在已经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协助扑灭大火,不协助灭火的人将受到惩罚。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也孕育了无数的特有种动物,岛上陆龟就有安哥洛卡象龟,辐射龟,蛛网龟和平背蛛网龟四种之多。而且这四种都相继被列为 CITES 一级保育。

吃了安哥会走霉运?
马达加斯加人有很多讲究。其中一个就是,吃安哥洛卡会走霉运。而另一个讲究就是让小鸡们同安哥洛卡呆在一起可以保证它们的健康。这个习惯导致尽管它们不会被吃掉,安哥洛卡还是会被马达加斯加人从野生环境中捉来,跟家禽养在一起。

并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不会受到伤害
几乎每个马达加斯加人都能够详细地描述一只安哥洛卡,即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那里的人们都为他们的龟而骄傲,因为它们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这种陆龟是民间传说与马达加斯加文化的一部分。

文丨Darwin
图丨Internet
编丨Darw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