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奥氮平...长期吃精神类药物会伤肝吗?


长期吃精神类药物会伤肝吗?
像抑郁症、焦虑症等这类精神心理性的疾病,因疾病的特殊性,治疗和服药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很多病友看到服药周期比较长,想到“是药三分毒”,就会担心一个问题,我要吃这么久的药,会不会影响我的肝功能,甚至对肝脏造成伤害呢?
精神类药物会引起肝损害吗?
药物从进入人体到完全发挥药效,会经历如下过程:
* 1.吸收--2.分布--3.代谢--4.排泄
肝脏是人体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胃肠道粘膜吸收(大部分由小肠吸收)后,进入肝脏代谢,随后才能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组织发挥药效。
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认定:
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才能吸收的药物,或多或少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精神类药物,还没有严重到让患者“谈之色变”的程度。
一是,肝脏本就是一个解毒代谢力很强的器官,也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轻度的药物影响,一般有肝脏的代偿功能,不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
二是,任何一种药物在上市前都会经过严格的毒理学研究以及毒副作用得我临床观察,符合标准才会面世。
三是,医生在用药前会了解你的身体情况,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通常不会损伤肝脏。
四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对肝脏进行保养,保证肝脏的健康水平。
另外,肝毒性的发生,与患者个体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与用药的剂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杂志》的研究结果中表明,在诱发肝损伤患者中,抗抑郁药剂量普遍高于所有患者的中位水平。所以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

如何判断我们在用药过程有没有影响到肝脏呢?
药物肝损伤一般身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黄疸、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食欲减退: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如果出现了药物肝损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
2、恶心:药物肝损伤肝功能异常后,肝脏代谢出现障碍,会出现消化道的一系列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出现恶心。
3、黄疸:药物肝损伤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和肝内胆管淤积,容易引起黄疸。
4、发热:在药物损伤高峰期,体温可达到38.5~39.5℃,且容易反复出现。
5、乏力:如果患有药物肝损伤,容易出现乏力的症状,特别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时,会出现明显的乏力。
除以上常见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
凡是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升高,黄疸的,都应该引起警惕。

合理治疗,把肝损伤降到最低
1.对于症状轻,不方便或者不愿意用药的患者,可以采用心理疗法或者物理疗法,促进病情好转。
2. 用药期间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上文提到的肝区不适、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立即咨询主治医生或者到医院就诊。
3.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务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评估代谢水平,降低药物带来的伤害风险。
4.饮食上要清淡,避免重油重盐,另外,黄豆芽、茼蒿、枸杞菜、菊花、地衣、茄子、蜂蜜、梨都是很好的养肝食物,可以适当多食。
切忌不要熬夜,也不要生闷气,如果感到情绪闷在心里,可以多运动运动,看一些喜剧,及时将不良情绪宣泄掉,避免给肝带来额外的负担。出现肝区不适或者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