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想盲目蹭热点,已成熟的方向如何继续进行生信挖掘?免疫微环境+单细胞数据挖掘+机器

2023-04-08 19:00 作者:尔云间  | 我要投稿

小云一直致力于给粉丝大大们收集、分享各种生信分析的热点方向和新思路,比如,铁死亡、铜死亡、失巢凋亡的纯生信数据挖掘等。这对于要做基础研究的临床医生来讲,可谓最具有性价比的入手方式。

然而,科研是要讲连贯性和延伸性的,特别是近年来竞争越来越大的国科金申报,更加注重研究基础,讲求积累和衔接所以小云推荐,可以追热点,但是不要一直换热点,尤其不要盲目换热点去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难有积累。

每个研究方向除了刚开始提出时的极端红利期外,总是会逐渐走向稳定阶段的,这是客观规律。那么,对于那些已经相对成熟,且前期我们已经投入了不少资源的方向,如何继续跟踪深挖、持续积累、开拓创新了?

小云的绝招是,研究方法和关注角度的拓展及更新。通过“嫁接”和“移植”,老树可以开新花,拓展关注的视角,以新的角度解释成熟的内容,并且也同时提高了问题的深度,对于国科金申报可谓是事半功倍。(如果没有分析思路或者文献复现有困难,可以找小云,超多创新性高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服务供你选择!)

怎么才能做到研究方法和关注角度的拓展及更新?免疫微环境+单细胞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是近年来的常见分析热点。如下图可示,“自噬”方向已经过了快速增长期,22年发文数甚至有点小降。那小云就以“自噬”为例,选择了一篇文献,来分享一下如何依赖新的分析方法,实现自噬在肿瘤里的复现。

l 题目:鉴定卵巢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预测的自噬相关基因

l 杂志:Biomolecules

l 影响因子:IF=6.0

l 发表时间:2023年2月

研究背景

卵巢癌(OC)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预后较差。由于患者的个体特征,在患者中观察到对化疗和免疫疗法等治疗的不同反应,目前仍缺乏用于风险预测的预后标志物。自噬与包括 OC 在内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自噬相关基因是否可以作为 OC 患者的预后标志物仍有待研究。

数据来源

研究思路

从TCGA数据库下载374例OC患者的基因转录组数据。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 (ssGSEA) 确定了自噬水平与 OC 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IHC) 测定法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自噬标记物的表达。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ESTIMATE和CIBERSORT分析探讨自噬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的相关性。对 OC 患者的单细胞 RNA 测序数据分析,比较高、低自噬水平的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模式。利用机器学习、Cox 回归和 LASSO-Cox 分析用于筛选自噬关键基因,并对这些基因构建预后模型。

主要结果

1. 自噬水平与 OC 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根据基因表达谱矩阵对 OC 患者进行自我聚类,发现可将患者分为自噬水平显着不同的两个簇,而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三种类型的 PCD 中没有观察到这样的结果(图 1A)。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发现自噬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p = 0.0079,图 1 B)。与自噬水平低的患者相比,自噬水平高的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比例更高(图 1C)。进一步验证试验发现,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OC组织中LC3B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升高,而p62的表达水平降低(图1 D)。LC3B 和 Beclin1 的表达水平在顺铂耐药的 OC 组织中高于顺铂敏感的 OC 组织,并且 p62 的表达水平被逆转(图 1 E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自噬水平与 OC 患者的预后显着负相关。(ps:热图和火山图也可以用小云新开发的零代码生信分析小工具实现,云生信分析工具平台包含超多零代码分析和绘图小工具,上传数据一键出图,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来尝试哟,网址:http://www.biocloudservice.com/home.html)。

图1自噬水平与 OC 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2. 自噬与 OC 中的免疫微环境显着相关

作者对自噬相关基因进行了GSEA分析,发现免疫相关信号在自噬高组中呈正向富集(图2A)免疫相关基因(CD28、CD4、CD274、CTLA4、TLR2、TLR4、TICAM2、LCP2、ITK、PTPRC、EGF、JAK1 和 mTOR)的表达水平在自噬高组中上调(图 2B)。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在高自噬亚组中也显着更高(图 2 C

图2 自噬与 OC 中的免疫微环境显着相关

ESTIMATE 分析表明与自噬低组相比,自噬高亚组的免疫评分升高(p = 0.024,图 3A)。CIBERSORT 分析发现浸润性幼稚 B 细胞、CD4 记忆静息 T 细胞和 M2 巨噬细胞的水平在自噬高组中显着更高(图 3 BC)。通过 IHC 检测发现在肿瘤中观察到更多CD163 信号(M2 巨噬细胞)(图 3 D这些数据表明自噬水平与 OC 免疫微环境之间存在相关性。

图3 自噬与 OC 中的免疫微环境显着相关

3.  巨噬细胞有助于 OC 的自噬相关免疫微环境

根据来自 scRNA-seq 的基因表达,为来自七个肿瘤组织的肿瘤细胞进行自噬评分。UMAP 图显示不同细胞自噬分数存在差异(图 4 A、B),表明这些细胞处于不同的自噬水平。此外,通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评估研究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高自噬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观察到更多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图 4 C)。有两个巨噬细胞簇,根据基因表达鉴定为 M1 样和 M2 样(图 4D、E)。这些数据表明自噬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极化来影响 OC 的免疫微环境。

图4巨噬细胞有助于 OC 的自噬相关免疫微环境

4. 自噬相关基因集的获取及诊断模型构建

作者通过随机森林(RF)筛选出30个与自噬相关的hub基因,并对根据它们在自噬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图 5A)。经过多变量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风险基因(ZFYVE1、AMBRA1、LAMP2、TRAF6、PDPK1、ATG2B、DAPK1 和 TP53INP2)(图5B)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危组患者(TCGA)的总生存期(OS)明显短于低危组(p < 0.05)(图5CD)。两个 GEO 队列中验证了自噬相关特征的预后价值,获得结果一致(图 5E)。

图5 自噬相关基因集的获取及诊断模型构建

5. 自噬相关特征基因可用于预测 OC 的 ICIs 治疗效果

作者发现在IMvigor210队列中抗PD-L1免疫疗法有反应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自噬风险评分(图6A)。同时,抗PD-1治疗有部分反应(PR)的患者表现出比疾病进展(PD)患者更高的自噬风险评分(图6B)。这一发现表明,自噬风险评分较高的患者可能对抗PD-L1免疫疗法有更好的反应。

图6 自噬相关特征基因可用于预测 OC 的 ICIs 治疗效果

文章小结

这篇文章是将“自噬”这个较为成熟的点和“免疫微环境”这个新热点进行整合,再结合“单细胞测序”角度,将自噬再与巨噬细胞进行串联,最后结合使用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分析方法,来构建出基于“自噬”的肿瘤预后模型。特别适合于前期已有一些研究,后期计划进行新的探索。不论是项目开题(硕士、博士),还是国自然前期基础延伸,或者是功能基因的功能试验,都具有重要作用。


不想盲目蹭热点,已成熟的方向如何继续进行生信挖掘?免疫微环境+单细胞数据挖掘+机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