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盘点:2022年全球各科技影响力事件、每一个都是里程碑

2023-02-13 12:17 作者:探索宇宙科普  | 我要投稿

新年已至,岁月履新、转眼间2022年已经过去了,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年,在疫情穿插的这一年,科技的发展也变得很艰难,但是就如同我们都没有倒下,2022年的科学与技术,也是在迈着步伐前进。今天我们来盘点一波,2022年最具影响力的4大科技事件,每一个都是里程碑,同样也是走向未来的新标志。

一 . AI的巨大进步

回顾这一年,AI 技术无疑取得了巨大进步。无论是目前已经颇有水准的文本、图像和代码生成能力,还是未来即将出现的视频与音乐创作前景,都让用户感到兴奋莫名。Chat GPT的横空出世,就像一把火点燃了近年来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人工智能赛道。当然,人们对于 AI 创造力的下一步进展也提出了疑问。一方面,AI 发展让更多化学与物理学模型成为可能,科学发现亦由此迎来又一股助力;而另一方面,政府则开始严格管控可用于 AI 创新的专用微处理器供应。在这个矛盾丛生、复杂多变的新时代,就让我们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然而不得不说,中国当前的AI情况却并不乐观。首先是硬件上,大模型训练还需要依赖进口GPU显卡,但英伟达A100显卡以及未来更高级别的显卡已经进售了,国产替代GPU目前最领先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A100的一半左右,并且设计能力在持续迭代。这就导致在硬件上无法给到AI企业满意的性能支持,同样人力物力投入,国内做出来东西被性能碾压,出不了成果。权宜之计是,对于AI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持有长期主义,而不是功利主义。目前我们一定要放弃过去跟风模仿量产的做法。而是要去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小步慢跑,局部突破。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什么是真正的知识提取,什么是知识的真正的判断和推理。这才是本质,抓住本质,注重人才,注重科学积累。这样我们才有未来。相信在新的一年乃至更久远的未来,生成式 AI 将继续腾飞,为每个人创造更多价值。

二 . 中国空间站天上行宫落成

2022年要说影响最大的科技事件莫过于中国空间站的建成,随着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升空,与在太空中等候已久的天和核心舱汇合。自此,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基本结构建造完成。逐梦九天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精密事业。回首过去的这19个月,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飞天”不是一朝实现的,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来说如此,对于航天员来说同样如此。“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有国外媒体感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堪称完美的背后,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的厚重沉淀和一代代航天人的持续攻坚,离不开航天各个战线工作者的万全准备、密切配合。如今,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中国载人航天也将踏上新征程,在浩瀚宇宙书写很多精彩篇章。

三 . 韦伯望远镜宇宙高清写真

今年最美的自然类摄影,一定来自于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北京时间2022年7月12日,韦伯望远镜的首批5张科学图像正式亮相,拍摄对象分别是星系团SMACS 0723、系外行星WASP-96b、行星状星云NGC 3132、斯蒂芬五重奏星系、船底座星云。这是天文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人类得以窥见迄今为止最深、最清晰的遥远宇宙的红外图像。这些来自于宇宙形成初期的光以3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穿行130亿年后,终于被人类最强大的望远镜捕捉到。韦伯是美国航天局迄今建造的最大、功能最强的太空望远镜,其主镜直径6.5米,韦伯的主镜由18块1.3米的六边形镜片组成,用金来镀膜的主镜使其看起来金光闪闪,展开之后,像是太空中的一朵向日葵。人类的视线,正随着由韦伯空间望远镜所领衔的新一代红外望远镜的成功运行,望向太阳系,望向系外行星,望向亿万颗“太阳”,望向第一批星系,直至大爆炸后的第一缕光。观测天文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自己的红外空间望远镜占领天文观测高地,带领全人类探索未知的宇宙。

四 . 核聚变反应净能量增益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越来越高,目前人类主要能源都是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天然资源。然而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为了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不得不寻找新的代替品。而核聚变就是未来终极理想的能源。稍微科普一下啥叫“核聚变”,核聚变主要是指,氢的同位素氘在超高温高压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就是太阳以及其他恒星内部源源不断产生能量的方式。2022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了人类首次可控核聚变能量正收益。在实验中,装置输入总能量为2.05兆焦的激光,引发了氘氚聚变反应,最终输出了3.15兆焦的能量。这意味着它从聚变中产生的能量多于用于驱动它的激光能量。这一历史性的首创成就将为支持 NNSA 的库存管理计划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并将提供对清洁聚变能源前景的宝贵见解。不过,这次实验离“无限能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如何持续发电、如何收集电能、如何降低成本,都是严峻的挑战。回首2022这个纷乱的一年,给我们反映了一个朴素的人生哲理:成功路上没有捷径,无论哪行哪业,想要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拼搏奋斗、少不了汗水浇灌。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日拱一卒、厚积薄发,每个人都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深度盘点:2022年全球各科技影响力事件、每一个都是里程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