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2.1.6 决定论和现代科学

2023-10-09 09: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6、决定论和现代科学


  承认各个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因果制约性的客观性质,承认必然性和规律性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就是决定论的原则,唯物主义者始终站在决定论的立场上。

  决定论是一切真正的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因为,只有了解到有关现象的原因,才能科学地说明它们的产生,只有了解支配着现象的规律,才能预见现象的进一步发展。但对于这一原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进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18—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中,机械决定论占统治地位,因为当时的自然科学局限于研究“宏观世界”,即研究比较大的物体及其各部分,并且主要以牛顿的力学为依据。机械决定论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就是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机械的原因。由于弹子棍的打击而产生的台球的运动,可以做为机械的因果联系的例证。台球所承受的运动的量等于弹子棍的打击所加给的运动的量。机械决定论的特点是,它认为在作用中除了作用本身的原因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了解了物体或物体的体系在一定时间的状况,我们就能依据古典力学即牛顿力学的规律,同值地预知这一体系在任何时间里的状况。

  这种观点在研究天体以及宏观世界中的地球物体及其各部分的运动和力学的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证实。对于太阳和行星的各种可观察状况的推算以及对机器和工程结构的计算,就是以机械决定论的方法为基础创立的。

  但是,运用机械决定论的原则来研究较复杂的现象的企图,却遭到了失败。只依据机械决定论原则不能解释生物学现象,生理学和心理学过程,不能解释人们的社会活动。这里摆在科学面前的,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复杂的发展;不是作用和作用的原因相等,而是在原因中所没有的某种新东西。

  因此,必须承认,除了机械性质的因果性以外,还存在着其他性质的因果关系。

  机械决定论的另一个极其重大的缺点是,它不承认偶然现象的客观性。正是这种决定论的拥护者把偶然性和无因果性等同起来,从而否认了偶然性。

  当科学和技术成就已经打开了通向认识微观世界以及所谓基本粒子即现代科学所知道的最微小、最简单的粒子(电子,正电子,介子等等)的特性的道路时,机械决定论的这种缺点,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在宏观世界中,表明运动着的物体的状态的特征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地位(座标)和它在一定时间内的速度。我们可以确切地计算出这些数值,而知道了这些数值之后,就可以根据古典力学的规律预先完全同值地计算出它们在未来任何时间内的数值。

  在微观世界中,由于它的现象的特性,粒子的运动要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来表明。这表现在下面一点:在每一瞬间,可以最精确地确定或者是微粒子的位置,或者是微粒子的速度。古典力学的规律在微观世界中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推算出微粒子的座标和速度的力学)的规律,我们就能够对未来的任何时间推算出这些数值的或然率。

  偶然性在微观世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量子力学既重视和考虑微观世界过程中的必然性,也重视和考虑其中的偶然性。

  微观世界中的发现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本身就是科学和对世界的辩证观点的最重大成就。科学证明:物体及其粒子的特性和关系,并不像旧物理学所认为的那样是单一和一律的,证明物质具有无穷尽的多样性。

  但是,人们从物理学的发现中也作出了另一种唯心主义的结论。拥护这种结论的,不单有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有资本主义国家那些受宗教和唯心主义影响的大科学家。

  在现代物理学和自然科学哲学中,“非决定论”流派抬头了。这个流派的代表否认客观必然联系的原则。他们错误地认为决定论只是在它的不考虑偶然性的旧力学形式中才可能存在,并且以科学所证明的机械决定论的缺陷为根据,得出了关于一切决定论都不能成立的结论。这样,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迷信和信仰奇迹向科学的侵入打开了大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竟然承认电子有“自由意志”。在他们看来,科学发展本身创造了科学同唯心主义和宗教调和共处的可能性。

  实际上,现代物理学并没有推翻决定论,而是发现了决定论在微观世界中采取了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同时确定微粒子的座标和速度的精确数值,并不是证明了电子的“自由意志”,而是发现了微观世界中的现象的异常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这些现象的规律性,乃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内容。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自己的计算中都有成效地利用着量子力学。这一点表明,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是现实中一切现象所固有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和现象的制约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2.1.6 决定论和现代科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