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 舞剧《咏春》

2023-06-22 23:24 作者:周神明-Mustang  | 我要投稿

* 从小都是只知道在上面表演,从来没有体会过坐在下面看台上人演出是什么感受……我唯一可感的,是一种盛大而璀璨的壮烈感——一种扑面而来的,极尽热烈且鲁莽、生动的感动……

* 仅仅是刚开场不到五分钟,我便流下了热泪。从演员一秒到位他绷好的脚尖开始,到戚戚的眼光顺着足尖逐渐拉长又拉长; 从一个个娇憨可掬的人物角色的定格,再到光色斑斓中投下的美的舞蹈线条的流动。

* 如果要论,我为何能如此共情,那大概是源于心底的热诚——是的,我热爱舞蹈,“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和力量,去捍卫她的高贵和典雅。” *  饰演女编导的张娅姝,我每一次的落泪,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大概是因为她在为演员指导动作时的专注和认真,让我不禁想到,自己儿时学舞蹈老师也是如此的谆谆教导; 大概是因为她在一次次订正剧本时的投入和疯魔,让我想到自己也曾年少,眼含热望,景仰真理,渴望自由 ;—— 高考后的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纠结和思想上的倦怠,好像失去了一种类似于是动力罢的,这种动力是永生的。但是编导她对于舞蹈和生活的热爱,不禁让我联想到《芳华》中小萍在患病后去观看文工团表演时,藏在记忆深处里的肢体表达 ; 草地上舞动的还是那个少女,剧本里流淌的还是编导永生的信仰……

* 叶问是突出主题的最关键人物,对此剧我所感受到的中心思想,便是尽管是生活中的小角色,也可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不为任何人而来,我亦是我自己的光。 他面对恶霸时由最初的不卑不亢慎重再三到最后“忍无可忍毋须再忍”的心性,反映出他嫉恶如仇但又从未忘记当初习武时敬佑生命,善待他人的善念 ; 他对于邻里之间的喧嚣杂尘从未感到无趣或有自恃清高的想法,对于一项支持包容他理解他的妻子,也是十分仁爱和相敬如宾。——和他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两个人物,一是他的妻子,二是他的密友; 令人悲痛的是,二者先后都离他而去; 他在获得妻子的支持后上山踢馆,可当他再回归到家中时,面对的只有一席绣好的武服; 当他欣于向朋友教授咏春时,可朋友也最终是在平庸的苟活与永生的咏春之间选择了精神的“永春”……    叶问这个人物,他所传递的不是片面的暴戾除恶的简单感念,不是大肆宣扬“仁爱宽恕”的“圣母心肠”,而是一种勃然向上的力量,是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 锤炼自我 用心专一的力量之源。正如《叶问宗师》中所言“一步,一拳,功夫意念要心专……”这大概就是经典角色能够至今感动一代代人的原因了吧。

*大春是首尾呼应的桥梁人物。该舞剧采取的是戏中戏中戏,最外层的这层就是由大春引起的:垂垂暮年的老人拭去去相册上的灰尘,当年在剧组里努力想演好叶问角色的那个朗朗少年又再现我们面前。里面的这两层采取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手法来叙述,具体而言就是,编导(欲拍摄电影叶问)与剧组的二层现实和叶问以及他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故事的一层历史; 由此可观该舞剧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武”和“舞”的界线,在这里究竟如何划分?换言之,二者的融合如何在此剧中得以更好的体现?这也是考验舞蹈演员功力的重要一环。

* 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舞剧; 很难想象,这样一言不发甚至说难以看清演员脸部的神态和同样缺失舞台说明的“舞剧”,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然,如今我才真正的感受到她的魅力,是心灵的共鸣和两部灵魂的共舞。

  此文结尾想采用舞剧《咏春》主题: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而这世间却从不缺大英雄,因为我们在追寻光的过程中,也曾照亮了别人;在努力挣脱平庸的过程中,我们,便是自己的英雄。相信每一个当代青年,终会以青年力量筑就中国的灿烂辉煌,歌“咏”属于我们新青年的美好“春”天!

解读 舞剧《咏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