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总的变迁

2023-06-14 16:53 作者:阿基坦骑士  | 我要投稿

教导总队的雏型出现在中原大战结束后的1931年1月。军政部从原有的教导第2师中,抽出特务营、炮兵团、工兵团、骑兵团的各一部、加上一些军校毕业生和军校卫兵队共同组编起来的,百般遴选,堪称精锐。

教导总队1931年成立

初建时仅为加强团级,下辖步兵第1营和步兵第2营,另有迫击炮连、炮兵连、骑兵连、工兵连、通信排、特务排等总队部直属部队,全总队合计有2500余人。


♦淞沪抗战

1932年初,编入张治中的第5军,参加了淞沪抗战,表现尚可,但兵力有限,战场上充当配角。


♦升格师级

长城抗战后,国府加快了准备编组60个调整师和整理师的步伐,遂把教导总队升格为师级单位,以作为军队编制调整的“样板”。


期间教导总队优先得到了所需人员和采购来的德械装备,1933年6月,从德国军校留学归来的桂永清调任总队长,经过几年的扩充和加强,到全面抗战爆发时,教导总队已成为最标准的“调整师”,满编14000人左右,而87师、88师和36师正是以教总为样板组建起来的。

88师

在武器装备上,教导总队的平均水平确实要高于另外三个德械师,因为它大部分接收的是原装德械,1932年南京政府在德国毛瑟军工厂订购的10000支1924年式步枪,也就是98K的前身,基本都装备了教导总队,而36师、87师、88师装备的都是仿制的中正式。教导总队同时装备马克伈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基层军官使用M1932型驳壳枪,纯正进口货。


♦淞沪会战

1937年淞沪会战第一阶段,教导总队伤亡惨重,第二阶段不得不撤下来整补,也是在这一期间,军政部将教导总队升格为两旅六团的“甲种师”,打算作为中期抗战的主力部队,可惜的是,还没有完成整补,淞沪会战最终失利,教导总队又被匆匆投入了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只撤出4000余人

升格为甲种师的教导总队,理论上应有兵力为六个步兵团、一个补充团、一个炮兵团以及总队其他直属单位,定额可达29000余人。


但实际只有三个团随总队部留在南京参战,因为新建的第七、第八和第九团尚还湖南和江西地区招兵待建,所以南京保卫战期间的教总兵力应在2万人左右。

南京保卫战

由于淞沪会战的损失较大(伤亡5000),这2万余人充斥着新兵,炮兵团只有12门山炮,德械装备也被大大稀释,战斗力反而下降了。

教导总队

按照蒋介石的想法,教总应直接撤往湖南地区整补以利再战,不过唐生智担心守城兵力不足,力争留下了这支部队,结果在南京保卫战中,教总只撤出来4000余人,残部被编入第46师,也就是说,到了1938年1月教总已不复存在。


♦兰封会战

合编的新46师于1938年5月在开封与日本对战,伤亡惨重,只剩3000残兵,旅长殉职一名、重伤两名。桂永清、李良荣均免职。


而这3000人跟着胡宗南西撤了,又由胡宗南进行了改编,第46师裁撤了,教导总队至此完全终结。

教总的变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