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谈吃忆川味

2023-04-25 03:26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海棠》(成都)第三十九期(1948年7月24日) 久思家乡食,居然梦里回 上海谈吃忆川味 作者:黄话 上海的吃,可以说中国东西南北味于一炉了。 由成都到南京下机时,在机场上吃得台湾西瓜,芒果,菠萝及广东香蕉。南京较内地气候热,一下机,口干舌燥,央航公司又没有沙滤内设备,幸好有卖这些鲜水果的,救了饥渴。台湾西瓜大若内地东瓜,赤红心子,食之味甜水多,有沙沙声,三者中以菠萝顶够味,唯不易剖食,幸好有同机空j 壮士,腰佩短刀,上镌U.S.A字,借美国刀杀中国台湾省西瓜,食心深深令人猛省。其味甜香,不能忘怀。芒果内有大核,丝状绕其核之边缘,水多味甘。广东香蕉上海遍地皆是,据说广东香蕉好的皆运上海大量销售,本地人反吃不到上品。 到上海第一夜即大醉绍兴黄酒,吃上海馆的□餬。绍酒不及渝酒有同样感觉。□裕泰在云南中路一五二号,有竹叶青绍酒一种,色青淡,嫌其口劲欠佳。上海人喝绍酒喜冷饮,命茶房温热再喝,亦不过瘾,到浙江后,又找真绍酒吃,同样使人失望,与杭市老饮者谈,据说真绍酒早已卖完,新□货味道简直就说不上回忆渝陈酒及蜀风,长春黄汤,令人三尺清水长流,四川人,四川人不可小觑了渝酒。 云南路天蟾舞台过来,有一家天禄园专卖嘉丽牛筯,一进馆子即闻浓香扑鼻的嘉丽味,牛筯火工到佳,如食豆腐,上海卖牛肉分开卖,牛筯放一处,牛腬放一处,牛肺及内脏又放一起,随其所好而卖之,牛骨肋条弃之不用,实则上面有很多骨腬,用刀取下,可以清炖红烧,笔者曾弄过几次,既经济,又营养,大有可为。发现新大陆后,与四川老乡广为宣传,居为风行起来了,此风已由上海传到江湾,江湾是四川人的天下,笔者又亲手表演几次,国权路复旦大学一代牛骨头腬,开辟了第二战场。 浙江路(先施公司倒拐去)。广东馆的稀粥,吃了不止十家,始终以这家为最,在此当感谢林君墨先生,此为公为我辈饕餮中人,对于食道,甚有研究。 南京路三〇四路大光明电影院隔壁的道地馆子又一村,荷叶蒸腬味与川菜荷叶蒸肉相似。最好,要推蒸发糕,似川菜中之千张,用筷子夹起时份量很够,未入口已先动人食欲。豆沙猪油包皮薄心厚,足见又一村主人不惜下功夫,上海豆沙较四川做得好,洗淘时有独到处。 上海随处可见老正兴,等于成都花会卖箭刀□张公道,杭州城卖刀子的张小湶。儒管老正兴太多,真正可口的一家,却在南京路大陆饭店弄内,招牌是“同治年间开设”,以清汤哈琍,红烧蛋菜,黄鱼,小海瓜子等鲜海味见长,哈琍就是小蚌壳,味如鲍鱼细嫩。上海馆鲜蛋菜有一共通缺点,做得太老,唯这一家老正兴作到炉火纯青地步,吃真正老正兴,应感谢摄影家高岭梅兄,高亦我辈中人,心宽体胖,其夫人尤善作南京味。 要吃道地广东味,当然还是要推洗(冼)冠生,冠生园作坊在沪南漕河泾郊区,离黄金荣花园与曹家墓园二名胜很近,作坊内有花园,农场,鱼池,□品种名贵之金鱼数百种,饮食部冬菰与果瓜汤鲜味爨口。 上海出各糖果如沙利文,为美商经营,门市部设南京东路大公报对门,东西精制,太贵!曰人进去各吃冷饮一杯,蛋糕数块,居然六七百万,土司鸡卷□八万一个,与成都协盛隆大小相若,味不及协盛隆的鸡卷好,要依不佞胃口,一气可吃他三百八十万元的。霞飞路一带俄国大菜及冷饮可食,既道地而又经济闹洋派仅能在原来英租界开开洋荤,作品味比较,真正过瘾够味还是要在霞飞路一带去找。以上海冷饮为例,美商可口可乐最好最普遍,不到□万一瓶已涨至三十万元,屈臣氏及中央汽水也要廿万,可是到霞飞路去另找门开,吃法国汽水,一瓶菜十□万,份量与屈臣氏□央的相同,但罗宋汽水色红味甘,别具风格。 苏州河有一家美国青年会饮食部,中晚畔饭时,西人多入内吃公司大菜,美国海军也大批来此光顾,有多种国鲜菜甚好,消毒尤佳,是为上吃洋□菜最好的地方,中国馆子鲜菜远不及四川,尤其成都,即以上海水果为例,来至他埠,本地产品甚少,蘋果六月间的不及成都东山上二分之一大,一则是“江南春迟”,二则品种欠佳之故。这里的花旗橘子,卖六七十万元一枚,四川水果加以改良,用科学方法储藏,再打开外销出路,可以挽回一部份外溢的金钱,何况四川广柑在京沪一带早已打开市场。 洞庭枇杷,广州鲜荔,杭州黄金瓜,奉化蜜桃,南洋椰子,均大批到此,唯不见应时梨子,要是,把这几天成都的桂花梨,青皮梨,运来上海,五六十万一个不成问题,没有人做,实在是一大损失,愿有眼光者努力为之。 南市及沪西区,城隍庙等处,可觅小食,不能无游,多闲逛,随时可得意外发现。 一日闲逛原法界偏僻小街延庆路(去徐家汇)。发现碧萝咖啡店,入内吃薰牛舌及鸡汤,冷四道,三明治,大喜,入晚□法兰西人狂饮之所,后与人谈及,老上海亦谓该处确为小西菜中之最开胃一家。 林森路、马当路,有无锡馆子林园,胡桃酪最有名,用新鲜捣浆打糖碗,作法类川菜席过中之杏仁茶,油爆鲜虾,虾大有五六寸,弄鲜海味要数沿海各省,但,弄陈海味见鲜,沿海各省又远不及四川。食林园时友人彭石如兄,以小瓶白兰地进,系杜家所存陈酒,殊为难得。好菜遇好酒,妙者,川帮老乡又带有绵竹大曲一瓶来,闻之□香,尤忆今年四月同小铁□兄至绵竹参观,绵竹人好客,我们大□绵竹关,到什邡又大醉。谁知今朝又落拓江湖,在上海吃到家乡美酒?世事变幻,真如湖海云烟,放翁句二“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鐘”,什邡慧剑寺之游,今尤历历在回忆中。 四川菜在上海也很出名,新闻同业好友罗作阶请吃锦江,宋涟波请蜀腴,来至台湾的金德璋请吃凯歌归,还有约吃宁波菜,锦江布置陈设取巧,壁上玻璃柜养热带鱼,屋子有日本情调,矮小清洁,兼置盆景艺术,壁上挂钢笔素描。饮食非正宗四川味,老茶房为广汉人,来沪廿馀年,谓下厨的都是下江人,无怪饮食不过瘾。蜀腴地居中心,生意兴隆,有女侍,味亦欠佳,回锅腬加了不少青菜,非□非□。凯歌归布置西式,有漂亮之女侍多人,每人都能说几句四川话,唯其是吴越语转川话,莺莺燕燕,吃得来哉。川菜比锦江,蜀腴高明,下厨看看(笔者有一怪癖,每吃一家馆子,必亲叫菜,亲自下厨参观,看其作法,遇有不及我□明者,必告诉厨子做法)厨子亦多川人,操重庆口音,进餐时有可乐,吃饱了可以和声起舞,细看座中有无熟脸貌,发现了谢秉钧,陈开泗,何培荣诸人,谢□讲究饮食者,无怪挑□凯歌归。另外还在二三流的好,唯场面不及几家有名的布置考究。 江湾川人甚多,川菜馆亦应时而生,偶亦可得成都厨子弄几样小菜,满能开胃,大家都是老乡,谈得来,以带成都三种黄芽赠喝一杯,感谢不已。 潦潦草草写了一大堆,校看了一次,不禁使我回忆起成都的饮食来,颐之时罗国云的陈皮鸡,荣乐园蓝二哥监点几味汤,竟成园的红油鸡丝,蜀风的凉粉鲢鱼,长春的花生米办豆腐干,黄三爷的粉蒸鲢鱼,耀华的蛋桃,竹林小餐白腬,百老汇牛尾汤……一齐想上心来,清口水长流,“久思家乡食,居然梦里回”。信赴斯言,就此搁笔。 卅七年月十五日于上海沪西

上海谈吃忆川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