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配套练习及详解第十一章 代谢的相互关系及调节(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代谢的相互关系及调节控制
三、名词解释
1.反馈调节:反馈是结果对行为本身的调节或输出对输入的调节,在物质代谢调节中引用反馈是指产物的积累对本身代谢速度的调节。7.
2.酶共价修饰调节:通过共价的方式在酶分子上连接上某一个基团或其逆反应,使酶活性发生可逆性变化,这种调节作用称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8.
3.操纵子学说:操纵子学说是F. Jacob 和 J. Monod 于1961年首先提出来用于解释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转录调控单位由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物是阻遏蛋白,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基因位置可以阻止基因的表达,否则,基因就可以表达。
4.诱导酶、组成酶:诱导酶则是指细胞内存在的一些与某些特定的物质代谢有关的酶类,这些酶只有在环境中有相应物质存在时,细胞内才会大量产生,否则,其含量很少。组成酶是指在细胞内含量较为稳定,受外界的影响很小的一类酶。
5.萄糖效应:是指在培养基中,葡萄糖与乳糖同时存在时,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乳糖的现象。只有在葡萄糖耗尽之后,经过短暂停滞后,才能分解利用乳糖。这是由于葡萄糖降解物引起的调节作用。
6.酶合成的阻遏:该操纵子的调节蛋白单独不具有与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只有与它的辅阻遏物(正常代谢的终产物结合)后,才有与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因此,它作用的结果是使细胞暂时停止某些酶的合成,失去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
二、是非题: 判断下列每句话的正确与否,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
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对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对
三、填空题
1.肝脏;肝脏;肝脏及肾脏;肝脏;甲状腺
2.细胞核;核仁;核糖体,叶绿体,胞浆;线粒体;胞浆;线粒体
3.基因,蛋白质,镰刀形贫血病
9.UTP,CTP,GTP,ATP
5.D,L,β-D-,L-磷脂
6.α-酮酸、乙酰CoA
10.酶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
11.操纵子结构
9.葡萄糖,cAMP,cAMP-CAP,正
10.转录前、转录水平、转录后、翻译水平、翻译后
11.正常底物,诱导物的,终末,辅阻遏
12.ppGpp
四、选择题
1.AB 2.BD 3.ABC 4.B 5.A 6.C 7.C 8.B 9.B
五、问答题
1.答:胞外的核酸酶可以降解环境中存在的核酸,降解产物可被利用;胰脏分泌核酸酶进入肠中,可降解消化的食物中的核酸。血液中的核酸酶则用于破坏病毒释放的核酸。
2.答:操纵基因加上它所控制的一个或几个结构基因构成的转录调控功能单位称为操纵子。按照操纵子学说,酶合成的控制分为酶合成的诱导及酶合成的阻遏。两者在控制上主要有重要区别:
(1)诱导物是诱导酶的正常底物。酶诱导的结果是使细胞获得代谢某一种物质的能力;辅阻遏物通常是所阻遏酶的终末产物。阻遏的结果是使细胞暂时停止与其有关酶的合成。
(2)在酶合成的诱导中,阻遏蛋白一合成即有和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基因部位可以阻止结构基因的表达;在酶合成的阻遏中,阻遏蛋白单独存在时,不具备和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只有它和辅阻遏物结合之后,才能获得与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阻止结构基因的表达。
(3)诱导物也可以与阻遏蛋白结合,并且两者的亲合力大于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亲合力,因此可以将阻遏蛋白从操纵基因部位解离下来,使结构基因可以表达。
(4)酶合成的诱导,除了需要诱导物存在外,它的作用还需要降解物激活蛋白(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CAP)和cAMP存在,只有CAP和cAMP同时结合在CAP结合位点,才能启动酶的合成。
3.答案(略)
4.答:(1)没有糖的摄入,TCA循环中间物来自生糖氨基酸,呼吸不佳表明TCA循环仅仅依赖这一途径不足以维持机体的正常需要,脂类成为主要能源,并且不能被充分利用,故体脂被迅速消耗。
(2)似乎不存在这种可能,增加摄入的蛋白质和脂类必然减少体内脂肪的消耗。
5.答: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分为酶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四个层次,其中酶水平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