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蒙蒙太奇混剪比赛评委介绍(下)篇

大家好呀,万圣节到了,我们的第一届蒙蒙太奇混剪比赛专业赛道结果放出也迫在眉睫了!,其他评委们激烈打分的同时,早早打完分的七海NanaMi-QIHAI我又来帮大家介绍影视区这边的评委们了。
介绍开始之前,还是要恭喜52位入围最终决赛圈的剪刀手!

BenZammer
大家熟悉的年度电影混剪代表人物,Ben在对电影素材的理解上独具造诣,每年的年度混剪都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代表作品:

我们在处理混剪这种素材很多的东西时,往往需要寻求一个主题和一个思路框架,而对于年度混剪而言,它往往涉及到更大的,一个时代性的构想,2020年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家甚至可以称其为新冠元年。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影受到的冲击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大家似乎离电影院越来越远,而Ben选择了电影院这个教堂式的场地的同时,又精准地抓到了另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出现在《一秒钟》里的元素:修复。是的,我们的系统坏了,需要修复,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前往电影院做梦,但不可抗的外力,破坏了这场梦。
来看整体,为了引入电影这个主题,Ben在开头不断地引入电影的元素,画幅、剧本格式、演员表演、观众互动、大片动作戏,逐渐深入后,再打断观影,这里《一秒钟》的部分结构被挪用到本片中,将观影、修复、继续观影这三个部分作为整个片子的制作思路,而修复的过程,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又巧妙利用《信条》的倒放,将所有片子用时间倒流来串联,但十分微妙的是,时间倒流又与现实中大家的希冀暗合,这里无从考证是否是否为有心之举,但这个潜台词也是十分贴合全片立意的。收尾部分重归电影给大家带来的美好,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在于收尾的混剪部分并没有流于常见高潮的形式,不断地打破、重塑画框,似乎又有对3d电影观感的模仿,出现在这里很有新意。
不得不感叹,《一秒钟》中的主角团们也许并不热爱电影,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被揉进了这部2020年度混剪,唤醒了大家对影院的集体记忆,这就是年度混剪所应该做的,不仅仅是一次对全年电影的回顾,也刻下了对这个时代的我们的记忆。
羽羽山山

大家十分熟悉的猹老板代表作,这里主要说说一个制作思路。巨人做团长的相当少,因为戏剧冲突比较少,做主线其实和团长没有什么关系,但猹老板很好的找到了团长的切入点,身为调查兵团的团长,他并非主角,但身为艾伦等人的直系上属,他同样是故事的见证者,但他的角度会更为宏观,因此如果不去涉及到艾伦等人引入太多主线导致跑题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将视线停留在团长的独特性上,这里有两点:一个是外在身份,一个是内在的愿望。这个其实是做身居高位的人的标准公式了。
找准需要在片子里呈现的东西后,剩下的就是寻找合适的素材了,虽然团长缺乏比较直接的戏剧冲突,但我们可以将他人的质疑、他人为团长所做的牺牲和团长本人的独白做一个交叉,提供两种视角——来自它者和自我的,最后将素材归类好:团长不得不充当冷血机器与众人划出界限、众人为了团长赴汤蹈火的同时对团长毫不留情的指责(这同时也和前者呼应)、团长自己的愿望和责任的冲突(嘴上说着可以为了人类而死但是不想死),将这些整理好之后,就是怎么做编排的事情了。以死开头,用死结尾,做一个回廊的处理方法很讨巧,再引入第三者视角不断地问责引出他的冷漠回应,最后深入到他自己真正的内心想法,就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做法了。
而大家做asmv这个类别的单素材处理时,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核心,来建构自己的成片思路,可以没有故事,但一定不能没有表达的核心和主旨。
Roma-shelby
代表作品:

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 最佳剧情片提名。过去和未来交织,有人停驻有人向前,平静的叙事下蕴藏着强烈的的情感。
boyan___
代表作品:

和BenZammer一样,同样的选取的是电影相关的主题,但由于时代性不同,这里更偏向于最质朴的电影元素,因此boyan没有选取一个固定素材作为大框架,而是将电影的元素分part处理,这个在做大主题下的小命题是相当好用的,但一定一定不能破坏片子的连贯性,这个是新手很容易犯的失误。值得注意的是,boyan并不喜欢将音频铺满,他会掌控素材的呼吸感,在剪在节拍上的同时,自己在动作、音效上去创造韵律和节奏,这对于混剪作者来说,是突破自己剪辑思维之前的一门必修课。
好啦~以上就是本次蒙蒙太奇影视赛道的评委和代表作的介绍,我们的活动还没有结束,请继续带上#万物皆可蒙太奇#投稿大放异彩吧!
文案:七海
责编、封面:bo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