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题——记《甜蜜的生活》与《八部半》

2023-06-18 01:12 作者:To_73939133  | 我要投稿

“我要描写的是由无数折磨人、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中,而日常生活也是一个不断纠缠记忆、幻想、感情、过去与现在种种事件交叠的迷宫。在迷宫中亘古的乡愁和预感混合在一起,于是在一段宁静却蒙昧的时光里,我们的主角突然不知道他是谁,他过去是怎样的人,他未来要走向何处。换言之,人生于此只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却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费里尼作品的思想性同天主教的思想近似。从浅层的意义上讲,唯一可辨认的或几乎可辨认的问题是:在《甜蜜的生活》中,罪恶行为和天真的表现之间没有辩证关系;我之所以说它们没有辩证关系,因为作者将这两者用美惠、谐和的魅力协调起来了。正因为费里尼身上的这种非理性的天主教思想,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几乎是天真幼稚的思想,导致其作品风格没有内部的视野,没有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我们将费里尼的这种表现形式称之为“毫无顾忌地直接表达”的风格。因为归根结底,费里尼心中有个“顽童”——对这个“顽童”,费里尼是心甘情愿听之任之,任其表现出非凡的机灵和狡黠的劲儿——这个顽童是个单纯的人,因此他善于堆积而不善于链接,亦不善于协调,他善于将事物复杂化,是的,这点是确定无疑的。由此产生了费里尼的巴洛克风格,但这是一种简约的巴洛克风格。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费里尼电影语言结构中的自然主义元素》 ​ ​再回过头去看帕索里尼,似乎他的种种叙述在套上共产主义者的滤镜后合理性都增添了几分,对费里尼的评价也不例外。 当然,相较于《定理》,费里尼的语言结构显然更为明晰,就如他自己所言,“于是在一段宁静却蒙昧的时光里,我们的主角突然不知道他是谁,他过去是怎样的人,他未来要走向何处。” “换言之,人生于此只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却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不过不知道是影片本身的知名度带来了不自觉的过高的期待,还是《甜蜜的生活》镶嵌画式的叙事风格更令人感到舒畅,《八部半》反倒让我错失了那种初看时应有的会心感。 (当然考虑到影片诞生的年代与长久以来的舆论环境,显然这并非是天主教思想或是被开除的共产党员的问题(笑) 所以不妨让我们暂时忘记那些学院式的标签化评述,回归到费里尼所喜爱的迷宫当中。 除却时不时穿插法国新浪潮所谓“左派”风格的玩笑外,用不加劝导的沉静叙述不动声色地在观众脑海中插入一道朴素的问题无疑是最让人感到奇妙的地方。影片结束后对问题的思考也理应算是观影体验的一部分,其令人着迷的程度往往丝毫不逊色于影片的叙事本身。 于《八部半》而言,这个问题好像尤其有趣。 所以,「电影」是什么?

无题——记《甜蜜的生活》与《八部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