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9.2.1 阻止生产力发展的趋向

2023-11-02 14:1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节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垄断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的腐朽。列宁指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任何垄断必然引起停滞和腐化或寄生的趋向。[1]


1、阻止生产力发展的趋向


  垄断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列宁说,“既然规定了(虽然只是暂时地)能断价格,于是那些推动技术、因而也推动其他的一切进步和前进的动因,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消失了,于是进而形成一种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经济力量。”[2]

  资本家是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而采用新技术的。如果利用它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就可以取得这种超额利润,那末,刺激技术更新的动力当然也就减弱了。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主要是用改进生产方法、降低生产费和价格的办法来战胜竞争者。资本家为了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阵地,就不得不用新技术来代替旧技术,不得不改进生产。自由竞争变成垄断之后,情况就大大改变了。这时出现了帝国主义者特有的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新方法。垄断组织通常不是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来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地位,而是直接施加压力和耍各种财政手段(如不给贷款,不给原料,宣布抵制等等)来搞垮竞争者。

  垄断组织为了保持价格和利润的高度水平,往往人为地限制这种或那种商品的生产。这当然是技术进步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障碍。力图保存曾经投进了巨额资本的旧设备的做法,也妨碍技术的进步。只有在采用新技术后所得的好处超过旧投资贬值而引起的损失的时候,或者是在那些旧投资相当少的新企业和新部门里,技术进步才不会受到阻碍。

  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承认垄断阻碍技术进步,主张恢复到自由竞争的时代。列宁揭穿了回到过去时代这种想法的荒谬性。他说:“虽然垄断组织现在阻碍着发展,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拥护自由竞争的理由,因为自由竞争产生出垄断以后,自由竞争就不可能存在了。”[3]

  由此可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势。这个趋势首先表现在垄断组织直接阻碍技术进步上。其次,它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成就同这些成就利用的程度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表现在各个国家和各个部门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上。最后,这个倾向也表现在作为主要生产力的人,在帝国主义时代日益脱离社会有益劳动,日益脱离物质财富的创造。尽管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失业人数却在增加。从事于流通领域、国家机关、军队和私人服务工作的、不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和职员的人数不断增加。

  但是,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并不是停止发展的。垄断永远不能彻底地、很长时期地消除竞争。技术进步使垄断组织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费用。略为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就可以挤垮竞争者。由于垄断组织不让竞争者知道技术成就和新生产方法,所以即使在压低售价的情况下它 也能取得垄断高额利润。

  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在利用新技术和科学成就方面,比起规模小一些的大企业来有很大优越性,至于中小企业,那就更不用谈了。例如大家所知道的,各经济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由大公司进行的。除了少数例外情形,小公司是没有足以维持研究机构的财政力量的。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垄断化了。

  可见,阻碍技术进步的趋势并不排斥个别时期技术的迅速改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说:“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向排除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可能,那就错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门,个别资产阶级阶层,个别国家,各以或多或少的强度时而表现着这种趋向,时而又表现着那种趋向。”[4]


注:

[1]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68页。

[2]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68-269页

[3]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83页。

[4]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93-294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9.2.1 阻止生产力发展的趋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