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窗户纸为什么能遮风挡雨?

2023-04-08 23:17 作者:浪懶一股  | 我要投稿

古代人没有玻璃工艺,窗户都是纸做的。 纸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是一捅就破,电视剧里也有一些场景,有人偷听别人说话,毕竟秉承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信念,光听不行,还要偷看,用手指捅破一个眼,然后透过孔洞来看里面对话人的动作神态。这个其实是一种误解,偷听那也得挑墙角,站在窗户边偷听,这不是等着屋里的人被发现嘛。 宋代范成大诗中说“晚来试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说的是下午闲着没事清理了一下窗户纸,就觉得落山的太阳更红了。说明窗户纸的透光性还是很不错的,白天一个大活人站在窗户边遮住了采光,窗纸上就会透出这个人的身影,只要屋里的人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窗外站了人,晚上点灯就更也不必说了。 况且古代的窗户纸的材料不是平常写字用的窗户纸,而是采用更具有韧性厚重的藤纸,王安石感叹道:“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把自己写过字的藤纸用来糊窗户,糊完窗户后书包都轻了不少。藤纸虽然是藤皮做的,但是一点也不粗糙,平滑坚硬,利于保存。藤纸直接糊在窗户上也不行,虽然厚实但是不防水,于是糊上窗户之后一般要再刷上桐油,“竹竿潗潗桐油香,遮雨遮风遮夕阳。”这样纸一下子就变得通透防水了。 古人还把房屋设计成飞檐斗拱的样式,这样就有效地防止雨打到窗户上,延长了窗户纸的寿命。

古代窗户纸为什么能遮风挡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