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刘洋,执行任务10年后几无音信,如今怎么样,会参加神舟十四号任务?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任务正式启动,飞船首次实现手控交会对接后,在轨飞行12天15个小时后顺利返回地球,我国首位女航天员33岁的刘洋获得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此后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如今10年过去了,她怎么样了?神舟十四号任务即将执行,刘洋会不会再上太空?
01 从小成绩优异,努力实现飞天梦
刘洋,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父母都是工厂的职工,小时候家里条件和艰苦,一家人挤在只有12平米的单间筒子楼里。
刘洋从小就很懂事,不但成绩优异,兴趣爱好还十分广泛,郑州管城区实验小学是刘洋的启蒙学校,在三年级时,刘洋得了象棋比赛冠军,小提琴、吉他也弹的不错,并且口才很好,她还当过学校的广播员。小学六年都是三好学生,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郑州三中。
后来,刘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十一中,她选择了理科学习。高三那年,刚好招飞开始了。这让刘洋蠢蠢欲动却又难以抉择。刘洋的心底一直有个飞行的梦想,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但是她还是很犹豫,她没有试错的机会,也许安安分分考个大学,以后的出路才广阔些。
于是刘洋找到了班主任,对方十分支持刘洋的飞行梦想,对她说:“想要当飞行员,也就这么一次机会了。”
这句话,让刘洋丢掉了顾虑,报名参与招飞,一路过关,取得了招飞资格。1997年,刘洋以理科620的高分顺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学员。
进入大学,刘洋的体能跟不上,跑步经常垫底。为了心中的飞天梦,刘洋咬紧牙关不断锻炼。别人跑5公里,她就要跑7公里,脚上长满了血泡也没有停下来。她不愿意比任何人差,因此同学们喊刘洋:铁娘子。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2001年,刘洋以接近满分的成绩破格被分配到飞行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680小时,她的梦想一直在蓝天下延伸。
刻苦训练、努力拼搏只为航天梦
2009年,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开始选拔悄然开始,这时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逐渐成型。在看过杨利伟实现太空飞行的那一刻,刘洋的梦想就已经从蓝天拓展到太空。恰好,这一次选拔首次有了女航天员的名额。
此时,刘洋已经30岁了,已经结婚5年,丈夫张华是她的战友,因为工作忙,两人一直还没有要小孩。看到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张华支持刘洋迈向自己的梦想。
刘洋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考核,技术娴熟、个性开朗的刘洋与来自山东的王亚平顺利入选,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当时,她们都已经结婚,但是尚未生育。
景海鹏后来回忆:刘洋才两年的航天员,工作训练要追上我们十几年学的内容,不太可能。但是她利用两年时间,周末都没有休息,把所有的课程、十几个系统都赶齐了,和我们步调一致,完全达到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成为一名航天员十分的辛苦,训练也十分的辛苦。刘洋和王亚平更是像男航天员一样,日复一日地挑战极限、对抗负荷,如果没有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很难坚持下来。
其实,招募女航天员是有多方面考虑的,最重要的是为了发挥男女航天员性格上的差异。正如王亚平说的:男航天员在体力、耐力、持续爆发力上有优势,女航天员则在细致、耐心和韧性方面更有优势,“男女搭配”互相帮助,方便执行任务时互相弥补。
2012年,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航天员专业综合考核。她成功加入到飞天的团队中,成为神舟九号任务乘组成员,与景海鹏、刘旺一起执行任务。刘洋的代号是“03”,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刘洋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太空人”。
刘洋回顾当年选拔时就曾表示:“我觉得支撑一个人梦想、理想的其实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科技的进步,点燃了我成为航天员的梦想。”
神舟九号任务前一夜,她给丈夫留下“遗言”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相对于前三次的载人飞行,此次任务飞行任务特点十分明显:
一、乘组首次出现“新老搭配,男女配合”组合;
二、首次验证手控对接,再次验证自动交会对接;
三、全面验证飞行器对于航天员生活、工作的支持性能;
四、首次验证地面向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往返运输和补给工作;
五、开展了一些关键性的航天医学实验;
虽然神舟飞船已经多次验证,但是太空飞行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系数的,就在执行任务的前一夜,刘洋特意请了一天假,和丈夫一起陪伴了家人。晚上刘洋和丈夫散步时,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示了担忧。
到外太空去,尽管我们已经准备十分充分,但是什么事情也不能说成100%。刘洋小心翼翼地对丈夫说了2句话:
第一、如果她真的回不来了,就请丈夫一定要照顾好她的父母,因为他们只有她一个女儿;
第二、如果回不来了,让丈夫再娶一个妻子,替她照顾丈夫。
丈夫张华听了,丝毫没有犹豫地说:放心,不会有事的。结婚8年来,两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为了事业也一直没要孩子,所以刘洋这次上太空,还是会延迟生育的时间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人们的期盼中,以及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神舟九号圆满地完成了既定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验证开启了新的篇章。
任务完成后,经常有人会问她“难道你不怕死吗?”“怕,怎么不怕?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又有谁会不珍惜呢?但总有一些事情值得你为之奋斗和牺牲。”刘洋回答。
在圆满完成任务后的一次采访中,当刘洋被问及对下一次任务的期待时,她说:我想去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刘洋:别人问我,下一次你想干什么,我说我特别想上我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我想去体验一下,在我们中国自己建造的空中大别墅去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一种体会和感受。
刘洋以中国首位登陆太空的女航天员而被全国人民记住,这位来自河南的女子是如此的优秀和勇敢。2013年,刘洋当选为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返回后休养生息,不断提高自己
完成自己的飞天梦想之后,这位女航天员很少露面,一度没有消息。人们十分好奇,刘洋到底去了哪里?
实际上,刘洋回来之后,经过2年的休整和训练,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除了日常训练,刘洋在2014年开始就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专业学习,2018年,她顺利获得了研究生学历和法学博士的学位。
可以看出,刘洋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安下心来,实现突破,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明星”。这四年的大学时光,刘洋不但实现了自己知识的提升,也在2015年有了第一个孩子。
后来,刘洋一直参与着航天任务的训练,闲暇时间陪着孩子,做好家庭教育,同时也一直关注着给全国的小朋友们做航天科普,鼓励孩子们了解航天,爱上航天。2020年,刘洋又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这几年中刘洋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最近的视频中,她也分享了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刘洋说:“我的两个孩子尚且年幼,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慢慢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母亲,也在慢慢地成长。我想爱是孩子一生最厚重的底色,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才能坚定、勇敢、温柔、善良而有力量。”
这也是,多年以后,刘洋公开露面,首次提到自己已经有2个孩子了,看到这小编真是由衷地为她高兴。因为她不仅拥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再一次以实际经历证明:航天员登陆太空之后是可以正常要孩子的。
只不过刘洋和王亚平一样,为了航天任务,都成了高龄产妇,刘洋33岁上太空,37岁才生第一个孩子,王亚平生下女儿时同样也是37岁,其中艰辛只有女同胞们更能了解。
刘洋有望再次执行神舟十四号任务
在淡出公众视野的这些年,实际上刘洋以及我们鲜有露面的航天员们,正在夜以继日地训练着。要知道航天员的训练都极富挑战性。为了重上太空,刘洋一直努力着。
还是像执行神舟九号任务前2年完成别人十几年的训练一样,刘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加任务。为了达到转椅15分钟的标准,她就给自己时间,还在宿舍、操场继续练习……刘洋每天都“打地转”,15圈,30圈,60圈……成为航天员很难,但是成为优秀航天员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不断坚持。
对于外界传言的刘洋已经退居二线,实际上是大家不了解,也没有真心去求证罢了。2019年,《大河报》采访了刘洋,刊登了《争做出彩河南人|刘洋:时刻准备着重返太空》。
刘洋说道:“虽然现在没有飞行任务,但是我平时一直坚持学习和训练。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推进,我时刻准备着重返太空。”
神舟十三号任务执行的时候,黄伟芬转载了刘洋的《给月亮的告白信》,长文含情,道出了这位女航天员对事业的热爱之情。
这句:“北京的秋夜,天已微凉,一轮明月陪着我,在航天城偌大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奔跑。月到中秋,但任务在即,紧张的学习与训练填满了我的日程表。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未能团圆的中秋了……”让人久久回味。
也是在采访里,刘洋透露自己除了业余参与一些科普活动,就在紧张的训练和学习,全面备战空间站任务。
“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现在我们正在紧张备战空间站工程任务,希望能够早日到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去开展工作。面对长期驻留、多次出舱等新挑战和空间试验新要求,我必须再加把劲儿。”刘洋说。
而根据之前的公开信息,刘洋和王亚平都会参与到空间站飞行的任务中去。现在神舟十四号即将发射了,不少朋友也纷纷猜测这其中会不会有刘洋?
按照“老带新,男女配合”的规律,应该说刘洋是有望参与神舟十四号任务的,但是最后还是以公布的为准。不过王亚平刚刚回来,第三批航天员中虽然也有女航天员,但是2018年才招募。
这次神舟十四号任务还是很重的,要迎接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空间站要有9种形态的变化……所以,大概率会让已经有丰富经验的刘洋作为女航天员参与任务。
但是,在载人航天办公室没有公布神舟十四号乘组之前,一切都是假设的。也许,刘洋参与神舟十五,或是后续任务也是有可能的。
无论如何,我们一起祝愿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神舟十四、十五号任务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