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做大牛的博士生丨师门绝密科研干货1.0

我是小菜,一个本硕博双非的普通学生,机缘巧合下我拜在专业领域全国TOP1老师门下
前几天晚上,博导针对我的论文提了一些建议,让我2022年以来大半年的一个卡点突破了,因此急不可耐地发帖子分享给大家!
一直以来,我仗着“一点点选题的小聪明”发了几篇北大核心,但是也遇到了卡点,为什么我的研究深入不进去呢?我写的东西好像就是表层浅浅刨了下,写出来的就踮踮脚勉强发北大核心,C的尾巴都摸不着?
1. 我的思路是平面的,递进地分类。缺少对本质的研究。
2. 为什么感觉自己写东西一直乱糟糟没逻辑?没理论?博导支招——一定要读哲学。
其实暑假的时候博导也安排了哲学的书单,心浮气躁没太看进去。
博导说:读哲学,是为了形成人生观,人生观是文学批评的良药。
博导说:你有人生观,一把钥匙可以开所有作家的锁头。
博导说:辩证法根本是分析对象的时候,找到对象的内在矛盾,用矛盾转换来看事物发展。
用这样的方式,构筑一个体系,同时也解决了写作不够理论化的问题。
——博导荐书:《小逻辑》,看不懂的话对照《哲学史讲演录》

3. 哲学看不懂?坚持不下去?
博导说:抄写——顿悟
下一步是概括和摹写——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4. 博导说,博士期间要完成的2件事
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梳理和占领一个领域,形成一个系列的成果,而不是吉光片羽的idea
(这是我这半年来最大最大的困境,我只知道摊子不要铺得太大,我只知道要系列性研究,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

写完这篇笔记我都还沉浸在震撼中,不知道是否对大家也有启发呢!真的不夸张,来澳科读博学费20万+真的贵到肉痛!能拜在师门跟老师学习,真的感觉非常幸运!双非本硕博的我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如何不是一场“科研重生”?
由学术贵人传授术,获得进入博士领域的门槛要求。
跟博导学道,系统提升自己的“科研体系”。
三脚猫功夫的科研小菜继续成长,也会持续给大家分享的!一人交学费,2.9万人学,是不是一下就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