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乌尔禾龙:末裔之剑,传承之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两千多年前,在那大雪纷飞的易水河畔,壮士荆轲在那慷慨激昂的变徵之声和宾客的白衣冠中,毅然踏上了刺秦的不归路。这位勇敢的剑客,在这悲壮的出征之旅中虽然没能成功的刺杀秦王,但是那敢作敢为,慷慨赴死的精神依旧回荡在历史的每个角落。

一亿多年前的西域,那侏罗纪剑客的脚步也在时间的流逝中走到了尽头,乌尔禾龙便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这群剑客最终的归宿,又是怎样的悲壮与无奈

平坦 乌尔禾龙
Wuerhosaurus homheni
分类
鸟臀目 装甲亚目,剑龙下目,剑龙科
体长
7-8米
体重
3-5.3吨
时代
早白垩世
分布
中国新疆
说到剑龙类,大家肯定能冒出来一大堆的种类,比如说剑龙,钉状龙,沱江龙....,但是这些名声大噪的剑龙家族成员都生活在侏罗纪时期,到了白垩纪。虽然恐龙的数量和种类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那些身背利剑的剑龙类却难觅踪影了。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侏罗纪到白垩纪期间植物和气候都发生了重要改变,剑龙类又小又弱的牙齿让它们吃了大亏,只能脱袍让位给更先进的中型植食动物了。然而俗话说的好,乱世之中总有旧时代的遗民,乌尔禾龙就是这剑龙家族落日的余晖。
比比个头,乌尔禾龙的体型在剑龙类里算是很大的了,根据推测它们的体长可达8米,重达5吨,这个个头几乎比前面介绍的沱江龙重了一倍,在剑龙家族中它的个头仅次于剑龙老大哥和锐龙。作为一个家族的末裔,乌尔禾龙个头如此的庞大,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最美不过夕阳红”

话说剑龙之所以叫剑龙,还不是因为它们背上那堆跟宝剑一样的骨板。但是乌尔禾龙确是这个家族中的异类,它们背上的骨板不是普通剑龙类那个高高耸起的尖锐形状,而是很圆,很平坦的样子。邢立达老师甚至在小说《御龙记》里称它是“瓦当龙”,这在剑龙们看来简直就是非主流,营销号们甚至觉得乌尔禾龙是剑龙进化向甲龙过渡的物种,你说说你身为剑龙骨板长成这样还好意思叫剑龙类?小心刘信达又命令你改骨板!(哔~~)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不少科学家觉得乌尔禾龙的骨板应该是尖锐的,变成这样只是因为地层挤压。不过遗憾的是,乌尔禾龙的化石很少,正模标本只是一个破碎的身体骨头,包括了背椎、尾椎、颈椎、四件肋骨、一件不完整的前肢、臗骨以及两件骨板,很分散,所以它们的身体其他地方的形象参考了别的剑龙类,我们甚至无法知道乌尔禾龙有多少只背部骨板.....



不过乌尔禾龙的身体结构嘛,单是这些破碎的骨头就已经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了。比起剑龙,乌尔禾龙的腿骨比同体长的剑龙要短(肱骨还不如5米的北美剑龙长),这说明乌尔禾龙的腿比剑龙短,它们的前肢短而强壮。腿短表明乌尔禾龙比起近亲们跟擅长吃地面上的矮小灌木和低处的枝叶。还有一点是,乌尔禾龙的肠骨明显地向前、呈喇叭状,这表明比起一般的剑龙类来,乌尔禾龙的肚子非常大,它们可能是腹腔最宽阔的剑龙类恐龙,产生这种变化自然是因为白垩纪发生的植物革命了,在白垩纪时期,被子植物异军突起,它们开始取代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地位,而老资格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为了防止自己被吃掉也进行了升级,因此牙口不行的剑龙类要面对这些新的食物,只能将自己的消化系统升级喽,最后再提一句乌尔禾龙的尾巴神经棘非常长。

乌尔禾龙生活在约1.3亿年前的新疆地区,这里的环境在当时可能有一个很大的淡水湖。大批的翼龙类可能会在湖边筑巢繁殖,而乌尔禾龙等恐龙便栖息在湖边的林地中。

和乌尔禾龙伴生的恐龙有中型的蜥脚类亚洲龙,还有早期的角龙类鹦鹉嘴龙,蜥脚类主要吃高处的植物,和乌尔禾龙的取食范围错开,但是乌尔禾龙也有可能偶尔用两条后腿直立起来吃吃高处的叶子。


不过即使在这里,肉食恐龙也不会放过这些现成的肉山,这里发现的两种肉食恐龙—新疆猎龙和克拉玛依龙,其中新疆猎龙体长约2.5米。这种小型恐龙算不上威胁。而克拉玛依龙则是长达9米,重达3吨的猛兽。面对这样的敌人。乌尔禾龙和其他剑龙类一样,以巴(划掉)尾巴上装备着四根尖刺。当克拉玛依龙这样的巨型肉食恐龙侵犯的时候,乌尔禾龙就会用钉子一样的尾巴抽打它们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除了平坦乌尔禾龙以外,乌尔禾龙还有一个种—额多乌尔禾龙,这种恐龙出土于内蒙古,个子比平坦乌尔禾龙小,体长约5米,重约2吨。尽管锐意改革,努力的适应环境,但是乌尔禾龙所代表的剑龙类在白垩纪早期,已经是一缕濒临消亡的末日残阳。发现的残破化石似乎也表明了这个家族的落寞。也许,当1.3亿年前一只乌尔禾龙迎着夕阳行走在大湖的岸滩边,身后留下的排排脚印被阵阵浪涛洗净的时候,剑龙家族的命运也如此一般,静静走向那最后的时刻,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可是这个家族的故事,绝不会就此结束。乌尔禾龙等末代剑龙衰亡后,装甲龙类的另一支甲龙下目接过了接力棒。它们将恐龙的叠甲流派发扬到了极致。并在此后的几千万年里与最强大的掠食动物较量中仍然屹立不倒,将家族的荣光发扬到了恐龙时代的最后一刻!!这便是一种传承,兴许历史也是如此的轮回,正如开头所说,壮士荆轲虽然没能刺杀秦王,他被秦王侍卫斩于殿前,但是那种剑客精神却影响着后来者。两千多年后,仍有一群这样的仁人志士辞别家园,毅然面对着身前的烽火与危难,用自己的身躯,为千万的百姓撑起一片天!

我们这个民族,懂得了传承,就始终记得来时的路,才能在无数次的生死存亡之际挺过来,在无数次的考验中挺过五千年,才把先人的火种送到了今日。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百度恐龙吧
感谢:
赤帅雷神
将军单脊龙
rax博士
睡鲨物流
为本文提供资料。
对了,开头壮士荆轲刺秦的故事,已经被搬上了大银幕,除了大热的动漫《秦时明月》,还有就是被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大秦赋》,在这部剧中荆轲刺秦的故事会再次上演,为了呈现出不同场景下的大秦景象。大秦赋剧组在新疆乌尔禾搭建了一座完整城池!这里也刚好就是乌尔禾龙长眠的地方。也许这也便是时空的交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