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纠结于付出和回报的人无法幸福

一个人之所以计较于关系中的付出和回报,是因为他总是习惯和他人构建一种关系,即依赖共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我的安全感、价值感无法全部由我自己提供,而一定程度上依赖对方是否也愿意投入到这段关系里,因此我的幸福需要双方持续、恰当的配合才能达成。如果我感觉对方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好,我就感到吃亏和委屈,因为我本可以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钱交给不会辜负我的人,即便那个不辜负的人我并不真的喜欢。
可以看到,在这种依赖关系下,人的心是多么的纤细缜密,只要关系的天平稍有倾斜,就会在他的内心掀起惊涛骇浪。为了不让这颗纤细的心受伤,他们习惯用博弈思维去经营亲密关系,精心地把一段关系中的情感和物质进行量化,控制投入引导付出,并因自己的聪明清醒而洋洋自得,并把那些不懂得索取的人视为“老实人”“大怨种”“傻瓜”。
他们真的清醒吗?仅从维护自己利益这件事来看,他们当然非常清醒。但是当你问他,既然和他人建立关系是这么一件如此充满风险和烦恼的事,为何不干脆独自一人呢?这时他们可能觉得你的话非常荒唐可笑,人怎么能离开他人?纵使你不在意社会的眼光、父母的期盼,你也要有一个人和你彼此扶持,不然等你老了,就要面对无人问津的孤独,要独自承受老病死。
但请问,谁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可以不独自面对孤独和老、病、死呢?两个紧紧相拥的人,即便克服了心意改变、现实阻碍等种种难关,也无法克服一样东西,那就是死亡。要明白这个事实,只需要去养老院走一圈,就可以看到那些失去配偶而孩子又忙于工作的老人,他们必须独自面对衰老和死亡。而即便一个人非常幸运,在老、病、死的时候有配偶相伴,但他只要对对方有哪怕一点的爱,也会怀着永远无法回报对方的愧疚,以及要置对方于孤独处境的罪恶感中死去。
因此,所有借助他人获得安全、逃避孤独的人,在失去他人的那一刻便会下落,最终灰头土脸的接受自己是孤独的这一现实。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逃离他人,孑然一身,而是不要舍本逐末,让自己的心被付出和回报这些琐碎之事所困扰,而忘记去解决自己真正的课题,最终只会沦为关系的奴隶。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必须让自己有独立面对孤独的勇气;同样,如果我们想对所爱之人负责,也要让他有独立面对孤独的勇气。两个因怕水而不去学游泳的人抱在一起只会让危险加倍。真正的幸福,只可能发生在那些已经做好孤独准备的勇敢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