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危机:新、马两地香港流行文化衰退,东南亚市场还能撑多久?

近年来TVB亏损严重、收视率下降,加上频繁的裁员风波、不少旧将反戈,让外界不少人质疑这个电视巨无霸已经江河日下,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TVB正显而易见的于香港、内地、东南亚三大市场节节败退。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TVB在东南亚面临的问题。

东南亚是TVB最大的海外市场,其中尤以华人人口众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最为重要。
在新加坡,TVB这二十多年来通过与星和视界(StarHub)收费电视平台合作(该平台最大的中文电视内容供应商),为当地提供多达10个以上的电视频道,大量的港剧、港星透过这些渠道传播并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事实上,TVB为了巩固新加坡市场,加深与当地粉丝的交流,每年都与星和视界共同举办《星和无线电视大奖》,并派出一线大咖到当地出席,而当地也由此成为不少港星心中仅次于内地的掘金圣地。

但是,TVB在当地的情势并不乐观。新加坡华人中以福建裔(尤其是闽南人)最多,大约占整个华人族群的40%,对台湾流行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广府人在当地华人族群中仅位列第三位,基本盘并不大,只是过去因为香港流行文化的独领风骚而让其他的华人族群被深深吸引,随着整个香港娱乐圈的大衰退,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和艺人已经不那么被钟意。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加坡“讲华语运动”的影响彻底显现,英语成为新加坡华人的第一语言,年轻一代对于以中文、或汉语分支为载体的娱乐产品已经越来越没感觉。换句话说,新加坡中文的基本盘已经越来越小,华人族群共同的语言“华语”都生存得艰难了,更为小众的粤语及其娱乐产品难道还能活得很好吗?PS:有点英语愈发独大,普粤相爱相杀的味道。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新加坡真正喜欢华语(普通话)、粤语流行文化和影视作品的,已经是中老年人居多,他们追的也大多是那些40岁以上的明星,新生代艺人根本很难入得他们的法眼。若是大家不信,大家可以搜搜新加坡每年的娱乐热门新闻,搜索关键词,看看有几个能与香港娱乐圈、TVB有关?

马来西亚的状况相对好一点,TVB在当地还算得上是个金字招牌。与新加坡一样,TVB也在很多年前就和Astro合办了粤语频道华丽台(Astro Wah Lai Toi),在马来西亚输出TVB影视作品和艺人。此外,TVB在当地也举办《马来西亚星光荟萃颁奖典礼》,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华人、华媒捧场。

这是由于马来西亚拥有更多的华人人口(741万),且很大部分都是广府人后裔,因此粤语在当地的影响力并不输华人族群的通用语——华语(其他闽南、潮汕、客家的后裔也多能熟练运用),这里天然的成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死忠基地。更关键的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比新加坡强得太多,华人对于传统文化非常执着,根本不必担心观众、粉丝断层的问题。

一般来说,香港明星、TVB艺人到马来西亚都能享受巨星待遇,香港娱乐圈的热门新闻、热门电视剧,在当地也同样受到巨大关注。但是,毕竟华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且比粤语更好地充当了华人族群通用语的作用,年轻一辈也对来自大陆、台湾的华语影视综艺、演员歌手呈现出较高支持度,这种迹象表明,这个海外最忠实的香港流行文化粉丝群体正在转向多元化的选择。

Google每年都会公布世界各地的各领域热门关键词,而在马来西亚近三年的Google十大热搜剧集榜中,港剧、大陆剧逐渐呈现平分秋色的态势。

2018年,大陆剧《延禧攻略》打入马来西亚Google热搜榜总榜前10,十大热搜剧集榜第2位,而TVB剧集无一在榜;2019年,TVB剧集仅《白色强人》、《解决师》入选十大热搜剧集,分别排在4、7位,而大陆剧也有两部打入榜单,《亲爱的,热爱的》、《全职高手》分别位列5、9位;2020年,大陆剧《庆余年》、TVB剧集《法证先锋4》均打入总榜前10,分别位列7、8位,而《三十而已》、《使徒行者3》亦在十大热搜剧集当中。

以TVB如此庞大的体量,单靠香港市场根本无法存活,何况它正遭受当地年轻群体的抵制,因此在寻求开拓内地市场的同时,稳固好岌岌可危的东南亚市场,已经成为高层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TVB正面临着开台50多年来最大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哪怕邵逸夫复生都难以克服,大概时代真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