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面侧柱碰“难上加难”,海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勇于挑战不可能!

2023-07-29 13:08 作者:科技joker  | 我要投稿

车作为现代人的代步工具,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对于用户来说,安全必须永远放在第一位,安全性能的保障,是买车时最先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家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车的行业,比亚迪一直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顺利通过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大获成功!

众所周知,相较于正面碰撞,侧面柱碰的碰撞点更加集中,碰撞面积更加小,对车辆产生的“切割力”也会更强大。这种碰撞方式对车辆的侧面结构和乘员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个试验中,比亚迪海豹整车先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优秀的表现得益于比亚迪海豹所特有的车身结构,相比传统车身结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并为力的传递提供更顺畅的路径。全平底板设计,让海豹的白车身侧向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

更让人惊讶的是,碰撞试验后电池外观基本无损,工作人员尝试着拆下电池装到另外一台同款车型使用,竟然还能成功上电,这是真的牛!一下子震惊我!这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整车三明治结构,发挥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的优势,突出的安全设计,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CTB一体设计优化了传力路径,有效保护了内部的结构,表现突出。

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是把电池与电动车底盘融为一体,让电池变身车身整体一部分,它不再需要被保护,而是参与车架保护司乘人员,电池的角色从一个“易损件”变成一个坚硬的“结构件”。这样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也给车身的外观设计腾出更多发挥空间,使得车身更美观、更轻量化、风阻系数更小,反过来更加节能,不得不说,这项自研技术的强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的当下,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此前,比亚迪海豹长续航后驱版在C-NCAP中获得了五星成绩,综合得分率高达88.6%,验证了比亚迪海豹的安全性,是当下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此次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比亚迪海豹更是通过试验证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搭载了CTB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力的回答!


双面侧柱碰“难上加难”,海豹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勇于挑战不可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