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祖国母亲奋战(大祖国)德军视角——战前准备

2021-05-30 21:18 作者:伊斯特连随想曲  | 我要投稿

       为祖国母亲奋战(简称 大祖国)是一款模拟二战中苏德战场的兵棋,时间从1941年6月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到1944年的3月结束。一整局玩下来花费的时间还是挺长的,上次我玩一把花了将近一个星期里所有的空余时间。

       先说一下我自己玩的感想吧,在游戏的初期,德军的素质碾压苏军,所以经常可以打出很夸张的交换比,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苏军的集团军单位可以在被摧毁后的四到十二回合回到战场,所以到了后期地图上几乎就堆满了苏军算子,德军被按着打。

       我在第一盘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点,在1943年的春季依旧想要对苏军发起进攻,实际上我在这个时候早就应该转入防守了。

       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


       所以我这次准备在战前先做一下计划,确定一下德军的最终前进线,防止中盘的时候冲得过深。

       并且在这一次我将不再详细描述苏军的行动,而仅仅只是将视角锁定在德军上。

       游戏的具体规则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但是胜负规则还是得讲一下的,游戏中的胜负取决于德军的胜利点。德军可以通过夺取城市获得胜利点,最后存活的部队也是胜利点的来源。胜利点总计超过530点就是德军的胜利。

胜利条件
德军残余部队分数

       我计算了一下,德军算上初始兵力和支援的兵力,总共约有389点胜利点。

       这也就意味着德军在1944年春季通过占领城市获得的分数超过141才能胜利,考虑到战斗中部队一定会有损失,实战中肯定要占领超过价值141分的城市才行。

       不过光是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境内的城市分数就有185分,包括华沙50分,卢布林15分,柯尼斯堡40分,普洛耶什蒂40分,布加勒斯特40分。

       但我肯定不会只追求小胜,肯定要追求超过591分的战略上的胜利。因此预计中的最终前进线就是这样的!

        这条最终前进线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再到沃罗涅日最终延伸到顿河沿岸,面对1943年后苏军的反攻,德军可以依托城市,树林,以及河流进行防御,只要能在这条防线上构筑坚固的战线,那必将是德军的大胜。

       但是考虑到实战中不可能如此顺利,所以我还设计了次级进攻线,假设德军无法在1943年之前攻下莫斯科,就需要考虑在这道次级进攻线构筑防御了。

       比起最终前进线,这条次级进攻线更加保守,放弃了莫斯科和沃罗涅日,并且中部是个大平原,不利于防守,只能算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

       如果战局更加恶化,那就不得不考虑最后的一道依托第聂伯河进行防御的防线了,我称它为东方齐格飞防线。



       这条防线北边依托列宁格勒和伊尔门湖附近的沼泽防守,南面依托第聂伯河,中央有基辅和普里皮亚季沼泽,是天然的防线,但是这条防线唯一的弱点则是奥尔沙附近的平原地带。

       即使退守到东方齐格飞防线,德军依旧占有价值330分的城市,如果算部队半损的话,就还保有524分,算是平局。


       最后再说一下德军1941年的进攻计划吧,德军的装甲军虽然有着强大的机动力,但却受制于补给线,装甲军就算冲得再快还是需要等补给基地慢慢悠悠地往前走,所以德军前期的进攻节奏主要由补给基地的行进速度决定的。所以德军预计在第六回合也就是1941年的8月中旬突破苏联的第聂伯河防线,攻下基辅。

       虽然大祖国的算子很多,这种战报想必会比较混乱,但我认为棋局中的主角是装甲军,只要搞清楚了那几个装甲军在做什么就能看清战场局势。

       在一开始我决定给北面战场分配四个装甲军,南面也分四个,中央的两个装甲军协助北面战场。之所以南北都分配四个装甲军是因为两个装甲军可以形成堆叠,对苏军进行钳形攻势。

     

       下一期我将推演1到6回合也就是1941年六月至八月的战斗过程。



为祖国母亲奋战(大祖国)德军视角——战前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