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三×明日方舟同人]第一章:针锋相对

翌日,北美火种计划研究所,梅比乌斯在此终于还是迎来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个人。瓢泼大雨下,研究所的大门被缓缓打开——科西切十分绅士的走进简洁明亮的研究基地,而来迎接他的,恰恰是在总部多次会议中多次批评他的梅比乌斯博士。 “您好啊,梅比乌斯博士。”科西切脸带着微笑走进梅比乌斯,并很“热心”地给梅比乌斯献上了她最喜欢的红酒,“我很早前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您的计划曾在逐火之蛾中曾引起过许多关注。但是好像……一直没有被梅博士审批过关呢?” “克莱因!”伴随梅比乌斯一声令下,克莱因快速从办公室里走出,“有何吩咐,梅比乌斯博士?” 梅比乌斯没有说话,只是朝克莱因使了一个眼色,见来者正是介绍信上所说的那位代号黑蛇的科学家,便按梅比乌斯的意思恭敬地从黑蛇手中拿走了那瓶红酒道:“科西切先生,我帮您把这瓶酒送去博士的房间吧。” “麻烦了。”科西切将红酒递到克莱因手中,才慢慢摘下自己的白色手套,看着克莱因走远了很多,才慢慢的开口与梅比乌斯对话,“您的工作真是细致啊,梅比乌斯博士,为了实验的准确度,连你最喜欢的红酒都不想伸手接吗?” “我想我没必要亲手接一个对于人类延续计划进展毫无推进的人的礼物。”梅比乌斯直言道,“您在南美所发现的那些东西,有办法证明它可以用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吗?” 科西切思索片刻,十分平静地回答起了眼前这位与他针锋相对的博士:“梅比乌斯博士,我认为任何东西存在于世界上,都会有它应该有的价值。至于源石的价值,虽然在您看来没有任何效果,但是说不定由你我之手加以研究,可以发挥它在您和梅博士所进行的研究上发挥出它的价值?” “源石是你发现的,梅博士也特意叮嘱过。现在组织上下的科研人员都应该把自己对于抗击崩坏放向得到的数据都加以公布。”梅比乌斯拿出科西切以前写过的论文说道,“可是呢,你发现了它们也大概有一年有余,你对它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它们的强化人体这一方向上罢了。你以为我和梅博士没有注意到你在里约热内卢搞出来的那些怪物吗?” “话可不能这么讲,梅比乌斯博士。”科西切继续说道,“就算是继续诞生像凯文·卡斯兰娜那样强大的战士,也何尝不是方案?您也不用如此执着于先前既定的模式不是嘛?这次的律者或许只是偶然这么强大不是吗?” “强大的战士必然是我们的所求,但是你也何曾想过,律者们的实力永远伴随着我们的进化而进化,倘若第五律者没有遇上千劫那个疯子,不然澳洲的毁灭至少会被提前半年。现在第七律者所造成的破坏已经超过了前面六代律者的总合。你这么单纯的制造强大战士?最终又会迎来什么,是律者的更加强大?还是人类自取灭亡?” “不愧是梅比乌斯博士。”科西切恭恭敬敬地向梅比乌斯回礼道,“但是等下次律者再临前,我会给你成果的……”说罢,科西切拎起公文包朝着办公室走去了。 “……但愿,你在下一次律者到来前没有坏事就行了。”梅比乌斯转头看着离开的黑蛇,没有过多言语。 而与此同时的逐火之蛾总部,梅和维尔薇正在商议本次第七律者灾难后的工作计划。 “梅博士,你看上去脸色好像很不好啊。” 梅戴上眼睛,转过头看向魔术师打扮的人说道:“是你多虑了,维尔薇。我只是对这次凯文的表现感到诧异罢了。这也是第一次在人类的历史上诞生出这样一位战士。” “如果没记错,梅博士甚至是那个叫凯文的融合战士的同学?” 梅听见维尔薇的问题,瞬间愣了一下然后带着微笑回应道:“是同学,但……现在成为了战士的他……还是以前那个吊儿郎当样呢。” “期待他会改变吧。”维尔薇说道,“真正的战士总是要往前看不是?这次来呢我主要想和你谈一点正事。针对个把月前科西切博士所说的源石,您现在有头绪吗?” “那些散发暗金色光泽的结晶体吗?”梅展开了近期的研究资料说道,“通过研究样本,我也只得到了一点头绪。这些晶体和律者核心就有类似的物理特征,从击败过的那些感染者们身上看,这些晶体对于人体的提升也低于律者核心,但是不一样的是……源石的感染者可以保留住人的意识,而非像律者那样只是个执行命令的空壳。” 维尔薇仔细地听着,待梅博士讲完一个念想浮现在维尔薇脑中。 “梅博士,既然源石可以做到拟似律者的效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那些感染者,与崩坏意识进行干涉呢?” “你的想法是不错,维尔薇。”梅打开了另一篇资料说道,“但是你的这些设想,我也曾建立过模型进行研究,最后发现……源石感染者,并没有和崩坏意识建立起联系……” “归根到底,他们也不是律者嘛。”维尔薇说道,“不过,既然源石对我们的存续计划没有任何帮助,为什么还要把研究这东西的黑蛇博士,送去和梅比乌斯那个家伙那里呢?” “因为,我想看看梅比乌斯的选择。”梅回答道,“梅比乌斯博士,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惜一切而勤奋做事的人,从她以前给我发来15份计划就可以看出,倘若她可以和科西切达成合作,对存续计划是一种推动,但如果科西切和她有无法调和的矛盾,我相信她也会用自己的办法处理掉的。” “真不愧是梅博士啊……”维尔薇脱帽致敬道,“那么,我继续去捣鼓我的机械了,博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