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荨麻

2023-04-16 20:27 作者:白心石  | 我要投稿

        荨麻中的“荨”字,以前我也跟着读成“Xún”,但是自从知道它的读音是“Qián”以后,我就改过来了,结果倒整的身边的人挠头:“钱麻是啥?”

        荨麻是这种植物的学名,而学名在农村人的日常生活之间并不被重视。在我的老家,村里人都叫它“哈了海”。以我的推测,可能是因为它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蜇刺,被扎以后皮肤又肿又痛,嘴里不住地发出呼气哈气的声音,因此以拟声词命名。但也是最近才有热心又博学的网友告诉我,这个词应该是“哈了海克”,蒙语,意思是“疼痛难忍”,倒也十分贴切。

        说回荨麻,它真是从根到顶都透露出危险的气息。从它刚刚生长起来的时候,本应柔嫩的叶芽上就已经覆盖了一层扎手的刺毛;等它再长高一些,就会发现它的茎和枝干上也都生长着透明的尖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连叶片的边缘也是刺手的锯齿。叶面上一般是无刺的,但下面的叶背上说不定还会长着那么几根冷刺,如果放松警惕去触碰叶片,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暗箭难防”。

        荨麻这种凶猛的植物让村里的孩子们又恨又怕,几乎是敬而远之。如果要去河边玩耍,有一条比较远的石子路和直通的草丛,大家宁愿绕远,不然藏在草丛里的荨麻就会把所有裸露的皮肤扎个遍。它的危险性不光人知道,村里的狗啊鸡啊的,即使在大夏天里,也不会去茂盛的荨麻丛中避暑。

        这么可怕的“哈了海”也是可以吃的。挑选其嫩叶嫩茎,用热水焯过,蜇刺软化,和寻常蔬菜无异。与土豆炖煮,味道清鲜,有一种菠菜的口感和野菜的甜香。母亲还会用它煮粥,我就和姐姐去采集荨麻。小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样子,跟着姐姐和前院的另外一个姐姐一起去采荨麻。只有一副胶皮手套,她们俩是主力,我就是跟着玩的。不多时,她们摘完了一筐,放下来去找酸姜吃。我溜达到竹筐前,想看看有多少,结果一个踉跄,一双赤条条的白手按到了筐里。先是一瞬间的无感,然后强烈的痛感直冲脑门,山谷里响彻着我幼小且凄厉的嚎叫。那天晚上吃了三碗荨麻粥,大仇得报。

荨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