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归纳总结(二)
1、待定系数法
这里的待定系数是广义上的,我可能解释不太清,这里引用360百科上的解释:
待定系数法, 一种求未知数的方法。将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一种含有待定系数的新的形式,这样就得到一个恒等式。
这个方法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上面,例如数列中有aˇn+1=p(aˇn)+q(这里ˇ代表下标的意思,即{aˇn}的第n+1项和第n项的有关式,p为aˇn系数,q为常数项,称其为“线性式”),就可设(aˇn+1)+x=p[(aˇn)+x],将x解出来,然后就可设aˇn+x为新数列,求其通项公式再带回新数列与{aˇn}的式子,从而求得{aˇn}通项公式。其他领域不再赘述。 2、换元法
换元法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你解题,因为他没有改变一个式子的本质。但他能帮助你从一个复杂的式子中看出规律,看出思路。即“简化局面”。同样地,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用到还原,从基本不等式换元分母(有时也可换分子),到数列通项公式换元新数列,换元的方法始终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题目。有时,遇到不浅显的题目,换个元,没准就豁然开朗了。 3、两边取对数
专用于解决有关幂的问题。当你发现式子已经发展到最简,但你因为幂而无法进行下去时,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他会帮你把幂给“拽”下来。 4、定义法
最基础、最重要的解题方法。顾名思义,该方法严格按照课本上定义,按部就班“八股”式地解题,如证明单调性,奇偶性,数学归纳法等。一点不花里胡哨,但是还朴归真,有时最基础的就是最合适的。批卷老师想扣你分,那就是在否定课本。 5、构造法
题目中没有要求结果的形式?那就自己创造,即构造法,就是通过自己将式子进行合理变形,从而得到目标式。说实话,我个人认为这与之前的“待定系数法”有相通之处,这里也不再举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