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奇旺孟虎的社群组织,活动模式这部分

老虎是充满活力的,尽管老虎在白天活动和运动并非不寻常的事,但是老虎主要是在夜间活动。图17展示了老虎季节性活动的模式。雌雄性的数据并未分开计算,因为他们在白天的活动量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的差异(表6)。


老虎在冷季(10-2月)的早上中段至下午中段最不活跃。活跃程度在早上逐渐下降,到了最低点(11:00-13:00),75%的记录是不活跃的。活跃度从下午中段时间开始上升,日落后不久会达到高峰,并且会持续到半夜。24:00-05:00的少量记录都表明了其活跃状况。
热季(3-5月)的白天活动会显著减少,特别是从早上中段到下午中段。日出之后活动就会逐渐减少,截止上午中段时,75%的记录是不活跃的,而到了中午,这个数字会是95%。13:00-15:00时活跃度会少量增加,而在日落前的一小时中,活跃度会急剧上升。到那时,90%的记录是活跃的,并且整夜都会保持在高水平。
湿季(6-9月)老虎的活跃程度是不规则的,不过在上午中段到下午中段老虎大体上是不活跃的,此后活动会增加,到了日落时大多数老虎都是活跃的,并且至少也会持续到半夜,半夜过后没有信息被收集到。
正如图17所示的,老虎似乎每天有15-16个小时是活跃的,但是活动的停止与开始和日出日落无关,然而,他们基本上是夜间活动的,如白天和夜间活动记录的比例所示(表7)。

同样,居住在同一地区的豹子也主要是夜间活动的,但它们白天和夜间的活动都明显少于老虎。相比较一下,肯尼亚查沃的花豹也是主要在夜间活动的。
若是除去每天最热的部分(09:00-16:00),则不同季节的白天的活动量没有显著差异。若是算上最热的部分,则热季的活动量比起其他两季明显减少。虽然热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仅仅略高于湿季(36:33摄氏度),但是老虎活跃度明显降低。
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任何季节),偶尔会发现老虎在活动,但在炎热的季节,它们很少这样做。热季时,我们在大概早晨的中段时给老虎定位,1-6小时后(平均2.5小时)再度定位,有大约82%的时候老虎还待在同样的地方(N=73)。相比之下,冷季时,我们在早晨中段给老虎定位,1-6小时后(平均3小时),大约64%的时候老虎待在同样的地方(N=48)。(这糟糕的原文)
讨论
奇旺虎通常在日落和日出之间活动,但由于老虎白天活动和运动很寻常,活动周期和突然停止或出现的日出和日落无显著的关联,因此光线明暗的变化似乎不对他们的活动模式起支配作用。在佩里查阅的旧文献中,老虎主要是夜间或黄昏活动的。但这些报告是在老虎被大量猎杀的背景下的,他们的活动模式可能会受到狩猎的影响,就像对狮子的报道。对于禁猎区,夏勒报告说,夜间活动最多,在中午中段到下午中段之间休息。虽然有时候在夜间狩猎失败后,老虎会狩猎一整天。
然而,在炎热季节,白天的活动明显减少,这表明温度对活动的影响。在炎热的季节,奇旺虎经常在靠近河流的密林下休息,并且夏勒、Singh等人在印度观察到老虎可能会躺在水里。同样的,豹子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通常不活动,也很少会待在阳光直射的露天地方。不同的是,狮子似乎不怎么受高温环境的影响。
然而,白天的高温似乎并不会使带崽雌虎的活动变少,Seidensticker在1973年12月中旬到1974年四月中旬期间无线电追踪的一只奇旺雌虎,发现其在05:00-10:00的定位记录里活跃度为91%,10:00-16:00为80%,16:00-21:00为83%。这只雌虎显示出的白天活动量是此项研究的差不多两倍,并且在3-4月里,10:00-16:00的定位记录有25%表明其在运动中。不过,她有两只6-10个月的幼崽,她可能是为了给自己和幼崽提供食物而将狩猎时间延长至白天,这只雌虎的猎杀率比不带崽的奇旺雌虎高,这表明带崽雌虎可能并非更高效的,但是通过增加狩猎时间实现了更多次成功的猎杀。小幼崽限制了雌虎的活动范围,因此,可能使她更难以定期从同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捕获猎物,因为有蹄类可能会离开附近,Sinha观察到了这一点,类似于Hornocker在山狮身上观察到的。诱捕记录同样表明,雌虎为其后代取得食物是有困难的,诱捕记录也表明了这一点,诱捕对于带着年龄较大但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幼虎的雌虎的效果,明显好于对带着小幼崽或不带崽的雌虎。
食肉动物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寻找和保护猎物上,这在老虎及其猎物的活动模式之间的密切相似性上有所反映。白斑鹿,豚鹿和水鹿大体的活动模式如下。
白斑鹿有两个进食的高峰期,一个在17-19时之间,之后就会在半夜和清晨间休息,另一个在5-7时之间,上午中段时间和下午中段之间再度休息。三个作者记载道,白斑鹿白天的活动似乎和太阳辐射的强度有关联。在冷季,白斑鹿在多云的天气或凉爽的清晨里,会在开阔草地和草原上活跃更长时间。而在热季时,他们很少在早上中段和下午末之间待在开阔地带。而在季风季节,在多云或雨天时,即使是在正午,白斑鹿也会偶尔去开阔地觅食。
除了在10-11时额外拥有一个进食的高峰期,豚鹿和白斑鹿的活动模式十分相似,并且豚鹿通常出现得更早,在开阔地停留的时间更长,而豚鹿在夜间的活动模式就不清楚了。
水鹿主要是夜间活动的,他们在夜间被发现在开阔地带,但他们在黎明前退回森林中,直到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时分才再次出现。
因为猎物可能在其他一些时间活动,所以对于视觉和听觉在狩猎中起重要作用的老虎来说,可变的活动模式可能是有必要的。当猎物活跃时,它们可能更容易发现与潜近猎物。事实上,家猫视网膜的结构使得他们无法检测到静止、隐蔽的猎物。目前尚不清楚老虎在白天的某些时间捕捉猎物是否成功率更高,但在下午晚些时候,晚上和凌晨发现了几种新鲜的猎物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