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与层次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轮回,这已经不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概念了。
而轮回的投影,便是动态平衡,这个平衡是正玄波,围绕一个平衡线上下波动,他因为轮回的层次而决定了平衡的上下最大振幅会被限制在一个上限之下,从而形成了一个比例尺。
事物的起承转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将适应在这个动态平衡的比例尺中。
或者更准确地说,构成这个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物质和事件,其中的事件,便是适应于轮回的动态平衡之中。
而事件,也因此具备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流程。
这便是轮回赋予的固有属性。
而物质因事件而建立联系,必定也在轮回的动态平衡之下,形成在事件上的自适应轮回。
我们将事件所处的轮回,称之为小轮回。
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个物质,会因为他所处的轮回不同,从而形成不同规模的事件联系,也便是不同规模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比如,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轮回。
他曾任以太的存在,允许绝对静止的时空,因而在其中,速度可以叠加,时间流速永恒不变。

然而,相对论物理又打破了经典物理的认知,从而,将认知层次更提升了一层。
我们发现,不管经典物理还是相对论物理,他们都能在一定范围之内自圆其说。
这便是,他们都有属于自身的轮回。
然而,轮回层次却有高低。
经典物理在相对论面前,便会显得更加片面和不完整。
我们会发现,相对论物理其实包含了经典物理,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诠释。
而这之间的转换关系便是光速叠加的问题。
经典物理认为速度能叠加,因而哪怕光速,也同样可以通过叠加而超过光速。
但相对论认为光速不变,因而光速叠加依旧是光速。
这是基于两种不同基础认知下形成的两种轮回。
因为基础认知的层次差异,从而形成大小层次的轮回区别。
当中,大层次轮回已经包含了小层次轮回,这便好像是,地球围绕太阳系,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一般,那么,地球也将围绕银河系,在逻辑上并不错误。
一旦形成轮回,那么逻辑上便达成了自洽。
但层次,却又是贯穿其中的诡异存在,他相当于一根线,穿过轮回的中心,将他们给串起来,可我们也很难清晰,层次在其中的结构,他是否也是轮回自洽?

不同的轮回,适应不同规模比例尺,比例尺中每一个动态平衡上的数值,便是轮回之中的状态。
小规模比例尺向大规模比例尺轮换,这便是状态跃迁,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数值,而是平衡线,也便是轮回的层次。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经营者想从顾客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实行加价策略,结果却导致了顾客流失向其他经营者。
另一种情况是,经营者也想从顾客那里获得更多利益,但他并不加价,反而是降价,结果顾客多了,不过总营业额不进反退。
在一种情况,经营者采取看似亏损出售的策略,实际上挂羊头卖狗肉,从其他层面将亏损弥补并且翻倍。
这三种情况,其中的前两者,其实处理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我们会发现,他们适用于正态分布,从而进入一个问题的轮回之中。
而第三种情况,经营者直接跳出了轮回层次,他并不考虑价格这个问题,他考虑的是价格之外的因素,价格可以低,作为引流,但是必定要产生超出价格因素之外的正向变化,从而,将轮回层次提高。
那么,我们返回前面的话题,为什么经典物理层次低于相对论物理,为何还有使用它的必要?
因为,在人类的比例尺之中,经典物理已经够用,他计算起来更加简单,便是在保证一定精确度的前提下,依旧适用,因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也并不会妨碍地球围绕银河系旋转。
从中,我们发现,之所以低层次轮回也依旧有市场,这是因为需求的缘故,只要需求不变,那么市场便一直存在着。
总结,轮回分层次,而所谓轮回,便是逻辑自洽的一个循环。
而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大小关系,因为,目前来看,轮回的层次大小,也并不妨碍他们存在的意义。
那么,层次有形成轮回自洽吗?
这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