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罪与罚》

2020-05-02 21:39 作者:作半个闲人  | 我要投稿


《罪与罚》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巨著《罪与罚》乍一看让人感觉是一本悬疑小说,但是它在文坛上的成就却远超诸多小说。为何?首先,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就有别于普通的小说,其最大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其超凡的写作技巧,大量描写人物心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明白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动机所在。尽管小说有着鲜明的当时俄罗斯文学篇幅极长的风格,读起来不免让人有沉冗之感,但也正是这“长篇大论”让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具有灵魂。但仅仅具备这两种特点绝不足以让《罪与罚》登上文学的金字塔,其本质在于它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


这本书主要交代了一位穷困潦倒的学者——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而杀害当铺老太婆阿廖娜最终在情人索尼娅的启发下自首的故事。尽管在人们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书生,但他却全然不这么认为。他深受尼采“超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建立了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在这其中他将世人分为两类——“平凡的人”和“非凡的人”。她认为人是有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有着不同的权力,并且他坚信自己是“非凡的人”,故有着“绝对的权力”。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他穷困潦倒,靠报刊投稿和母亲的救济维持生计,也因此常常欠债不还。痛苦、焦虑、忧愤等等消极紧张的情绪整日折磨着他,一方面是自己学业的荒废,另一方面则是面对亲人为其牺牲过多而自己却无法报答的愧疚。而看到那些社会上层阶级有钱有势整日欺压百姓,他心中的仇怨越积越大,逐渐开始有了以杀人来报复社会的心理。在他看来杀人是他应有的权力,他心中的声音不断告诉他:如果你连杀人的权力都没有,那你如何成为一个“非凡的人”?尽管在这期间他的思维十分混乱,在信仰和伦理的风雨中剧烈地摇摆着,但最终他还是在冲动中杀死了那个老太婆......


本是怀着“坚守信仰”崇高理想目标杀人,但是在杀人后他面对着法律的严酷压力,以及来自良心的沉重拷问,陷入了更深的痛苦、煎熬和自责中。他迷茫着,他十分疑惑,他杀的明明是这个社会的“恶人”,其行为明明是造福人类,那他又为何要承担法律责任?为何要自责呢?他禁不住折磨,只得自欺欺人,他说:”谁的精神刚强、坚毅,谁的智慧超群出众,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在他们当中,谁敢作敢为,他就是对的。谁能蔑视许多事情,谁就是他们当中的立法者,谁最敢作敢为,谁就最正确!从古至今,一向如此,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接着他遇到了一直在追求其妹妹的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人是个上层阶级的富豪,家财万贯,但他荒淫无度、沉**色,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典型的尼采主义兼奴隶主义者,而且坚定地追求“绝对权力”并以此欺压底层人民。他对信仰的坚守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思想上的冲击。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禁更加迷茫,自己明明就是那个被“绝对权力”欺压的底层的人民,而自己却还在信仰 并且追求着“权力”,自我怀疑的心理又冲上心头。


拉斯科尔尼科夫极力反对斯维德里盖洛夫与他的妹妹杜尼娅订婚。他明白得很,尽管斯维德里盖洛夫能为他们家带来不尽的财富,但是这样做会毁了杜尼娅的一生。杜尼娅是个温柔优雅、善良高尚、坚守贞操、忠贞爱情的女孩,在最终斯维德里盖洛夫想要逼迫她献出身体时,她始终无法狠心杀害他,并且为了家庭的前途,她最终扔下了枪。而斯维德里盖洛夫却为她的高尚灵魂所震撼了,一股夹杂着痛苦和哀怨与迷茫的沸血涌上心头,他邪恶的欲望最终跪在了高尚灵魂的面前,他的信仰也随之崩塌了。


与此同时,拉斯科尔尼科夫遇见了索尼娅。索尼娅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坚持“人人平等”,并且她还是个是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尽管其生活任人宰割,其人生也充满了苦难,但是她仍然善良友爱地对待着每一个人,她始终坚信“上帝会救赎她”。当拉斯科尔尼科夫见到她时,他深深爱上了她,并且他为她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其高尚的灵魂所震撼了。他迷惑痛苦不已,为什么他的信仰在索尼娅的宗教和仁爱思想下如此轻易地动摇了?他开始想要在无尽的痛苦中救赎自己。


没隔多久,他受到了来自警察局局长的威胁。眼看就要杀人的事实就要暴露了,他愈发混乱。碰巧的是斯维德里盖洛夫在此时不堪忍受良心的拷问而自杀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得知后,他震惊了,斯维德里盖洛夫竟然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而自杀?那他呢?他是否也该自杀而摆脱良心和法律的折磨以及证明自己对信仰的坚守呢?现在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救赎他——自首和自杀。但在索尼娅的帮助和鼓励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首。


在监狱里他痛苦地一遍又一遍反思着自己的理论思想,“为什么杀掉一个恶人就是犯罪?”,他仍然受着这个问题的折磨,他仍然无法忍受自己无法成为“伟人”的事实,自杀的念头一遍又一遍冲出他的大脑。但是当索尼娅跪到他脚下时,他被感化了,他突然明白自己的理论过于理想了,他应当开始改变自己的思想。最终,他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救赎之路。




拉斯科尔尼科夫所有经历的源头都来自于他的理想理论,但我愿称之为“空想理论”。他想为人类除恶的想法或许是好的,但是他的理论过于不切实际,行为过于偏激。他想凭借自己“非凡的身份”而带有的权力来除恶,但他却忘记了正是他自己所信仰的“等级”才让这个社会变得黑暗。而这个社会本应当是“人人平等”的。尽管他认为自己有“杀人”的权利,但他没有考虑“生命”是每个人的权利。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他在受苦的同时他却没有考虑到还有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人都在受苦。况且人的善恶不可一概而论,人们又如何能够因为一个人恶的一面而去杀害他呢?



在对索尼娅的思考上,我也终于深刻明白了使个人能够幸福生活,世界能够和谐美好的秘密——是“爱”,是“包容”。





《罪与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