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吉利长城究竟谁是2月自主第一?三足鼎立可否持久?


三帆竞发,各领风骚。“长-吉-长”自主三强崛起,销量直追南北大众,打破了长期由合资公司占据销量前列的惯常,打破了许多国人对自主品牌的偏见,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幸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农历春节长假月份,历来就是车市一年中的淡中之淡,今年2月份同样,车企们环比1月份销量多处于下滑态势,而同比去年2月份疫情刚刚肆虐的惨淡状态,却多是百分之几百的暴涨,毕竟去年2月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月份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由于批发量、上险量以及对广义、侠义乘用车的同级口径不同,除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超过10万辆傲领车市外,接其后的自主品牌三强长安、吉利、长城出现了究竟谁是第一含混不清的问题。
两个口径,座次究竟列何?
先是吉利汽车官方公众号发布了2月份的销量,为77221辆,同比大涨265%;紧接着长城汽车公布2月份销量为8.9万辆,同比大涨788%。从企业官方发布的这两个数据来看,2月份长城汽车销量已然超越吉利汽车。紧接着,长安汽车发布销量,其乘用车品牌达103894辆,同比大增621%。

如果按照这自主三强自己公布的销量,那么长安汽车已然坐上了自主头把交椅,长城位居其次,过去数年来领跑自主乘用车销量的大户吉利汽车,反而掉到了第三位。
但是从中汽中心保险零售终端也就是实际上牌数量的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以9.1万辆仍居自主乘用车第一,长安汽车8.5万辆位居第二,长城6.9万辆位居第三。
事实上,企业公布的单月销量数据,都是该月的批发量。从吉利汽车相关人士出得到的消息是,吉利汽车公布的2月份77221辆销量,是吉利2月份披发出去的数量,不是综合终端数据,2月份吉利汽车虽然同比涨幅不及长安、长城,但是终端的实际上牌数,仍旧是第一。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月份车企公布的批发量算,长安第一,长城第二,吉利第三。乘联会的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后长安成为2月份季军自主第一,吉利第五自主品牌第二,长城第六自主品牌第三。如果按照终端上险零售数量来算,吉利第一,长安第二,长城第三。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上述两种排名都成立,就看用哪种口径。虽然零售终端是真正体现具体销量的数据,但批发量也体现着企业对经销商总体销量走势的拿捏与铺货。
三强未来将胶着竞争
尽管统计口径不同,销量排名结果不同,但批发量的确也显示了3个车企的起伏。2月份吉利汽车的涨幅三强中最低,批发量相对低,同比增长也在三者中最低。
吉利汽车高位运行已有时日,几年来已经到达一个高点。加之去年全年,长安汽车即便在疫情肆虐的前半年,很是奇特,全年一路高涨杀奔而来,在一个高速的增长氛围中。长城则相对稳定,但是长城汽车后劲很足,显示出了赶超吉利的趋势,2月份批发量长城同比增长高达788%。

另外要说的是,在企业精进化发展中,不像十年之前车企悉数为了销量规模而不惜以低端产品凑数,销量是一方面,盈利能力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车企单月一般不会公开盈利状况,全年或者半年看赚了多少钱,才是老板们最关注的。
那么3月份三强竞争态势将会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今后这三家企业销量座次将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次序呢?
这里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预测,毕竟三者规模已非常接近,而且三者都在产品布局方面可圈可点。
从目前看,零售方面,吉利稳住了第一,却明显呈疲软态势,但是吉利多年来保持的竞争力让其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李书福的并购、组合式壮大方式,或将为吉利带来更多可能;

长安体系、研发能力积淀后形成爆发势能,作为国企打破瓶颈的能力让业界赞叹,其高增长能持续多久,能否彻底站稳第一,值得期待;
长城多品牌将打破聚焦SUV的既定战略,或将在MPV、轿车、跨界车型方面发力,极有可能翻转爬上第一的位置;
三方的胶着竞争关系,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就像在SUV市场的竞争一样,长安CS75系列自打推出PLUS后,奋起挑战常青树冠军哈弗H6的地位。2月份的批发量已经超过哈弗H6,但从终端上险数字来讲,哈弗H6仍保持的第一,双方已非常接近。
相对于吉利,长城汽车在电动车方面趋势较好,2月份公布的旗下欧拉批发量超过7千辆,这还是在新车欧拉好猫不少订单因电池等供货不及时无法交付的情况下,而吉利的新能源销量就差点。

长安、吉利拥有更全的产品种类,SUV、轿车、MPV、跨界车型都涉足;而目前长城汽车还是以SUV为主,并开辟了坦克越野,虽然欧拉三款在售产品是轿车底盘,但长城还没有真正开启轿车、跨界、MPV市场,平台化搭建,如哈弗探究细分市场的能力实在很强,后劲不可限量。
肺腑之言:
三帆竞发,各领风骚。“长-吉-长”自主三强崛起,脱颖而出,成为自主第一阶梯,位居中国车市前六名,并直追南北大众,打破了长期由合资公司占据销量前列的惯常;同时,他们强劲的发展态势,打破了许多国人的对自主品牌的偏见,直接和合资竞争,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