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P思考】要不再聊一下切片?
一年前就在思考一个问题,B站是怎么分配一个视频的,虽然思考过很多模型但是,肯定B站不会是我想的内容。然后前些日子看过乐府的一个视频,里面说到B站的算法,于是就想再写一次切片,这个我最开始专栏的题目

(最近看过几期的乐府的内容,怎么说呢,他公开讲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个V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另外,个人建议就是不能只是看了他说了什么,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内容,如果懒得想,那就只能找个人来想,或者加入社团让运营来想。)

在看以下内容以前请保持好怀疑的心态,以下更多的是猜想而不是实际现实,所以要自己思考以后形成自己的内容
首先再次说明我猜测的模型肯定不是B站的模型,但是我们可以借此来理解运行机制。
首先当一个视频上传到B站之后,B站必然要用AI来对整个视频分析, 这种分析,会讲视频的封面,题目,内容等进行切片,生成关键词(当然这关键词不一定是字词,也可能是一段声音,或者画面)当某个关键词触发警告的时候,视频大概率就 是审核不通过了……
在我最初的猜想中,影响视频被分发到的用户是要包含正文的关键词的,但是考虑到其复杂性,和对服务器计算资源的需求提升,影响到一个视频推送给谁更可能只有封面、题目和TAG。
我们可以把抽离出来的关键字看成一个一个的盒子,当用户点开视频那么就会把用户ID投入盒子,而用户对视频的态度会影响在盒子里的优先级。这也是你为什么经常看某个人的视频的时候,即使没关注,他的视频也会经常上首页的原因。
转回创作端,前面的乐府的视频提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一个视频上传后会给500推流,也就是是说起步的推流总数是有限度的,这和我在最初的设想的所有的关键词都有固定的推流的设想不一样。
所以,并不是生成的关键词越多越好,而是适度的关键词可以让推流更集中在核心的盒子里,
因此关于,题目、封面文字、封面图片、以及TAG,要确保尽可能不要涉及和内容无关的热词,而要尽量保证题目和封面设计的词语会让推送到的人喜欢点进来。
同时视频里也说了,部分热词会有单独的流量,比如说“原神”会有米哈游的单独购买的流量,那么可以大胆猜测,官方活动的TAG应该也是有单独流量的,所以如果是合适的官方活动应该是要加上去。
什么某些单独的关键词会有额外的流量增加(传说中的叔叔的推荐?)和减少(这种减少应该就是针对内容的限流)。
然后根据视频所说,第一波流量发放后,系统将根据后续用户反馈来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波推送。换个说法就是视频的点赞、投币、等各项属性,或者通过某种算法达标,那么就会给分配第二波流量。
当然同时我们通过手机端的首页也知道,某些特殊状况也会被推送,所以这些特殊状况类似特殊盒子,只要达标,就会被扔进这个盒子进行一波推送。(猜测APP首页标注的应该是独立的推流.)
总结一下就是,视频的封面和题目以及TAG要有目标性,过多的关键词会分散推流,但是如果粉丝活跃度和数量都比较不错的话,那么可能会很容易达成第一波推流的任务激活下一波,这时候更多的关键词将会提供给更多的用户群体。所以是否精简TAG以及在题目里添加更多的关键词,取决于自己的用户活跃粉丝数量。
(忽然有一个思路,B站给每个视频500推流,或许就是意味着,每个账户默认起点是500粉丝,所以这个起步推流对粉丝数越少的人用处越大,由此带来一个思考就是,第一波观众的核心是500游客和全体粉丝,所以48小时内的游客占比数据和500/500+粉丝数,对比如果游客占比超高,证明粉丝贡献不足,这时候如果粉丝数已经超过1000,是否可以断定,这个号已经质量不高了,粉丝不能提供足够的视频正向反馈)

当一个视频被推送到用户面前后,每个用户都有打开和跳过两个选项,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选择跳过的这个选项远大于打开这个选项。即使大数据已经十分努力的将你喜欢的内容推送给你。
所以一个诱惑用户打开视频的题目和封面就是关键一步
这方面我建议是,打开你准备带上的TAG,去看看,这个TAG下的其他的高播放的视频是什么样子的封面,特别是你看见名字和封面就想点进去那种,其他的……至少这名字和封面你自己看了就想点进去不是么?

然后是内容,内容质量这个,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水平,只能自己认真提高,在我看来,内容就是选择自己的粉丝群体,什么样子的内容就会吸引到什么样子的粉丝,所以即使在低谷期也不要什么都试一下,这样只会让自己的粉丝成份混乱,这种混乱就会造成粉丝基数很大但是发的视频却没人看的现象。
关于这块,得认清自己,确定好自己的方向和内容,然后就是……跟着大V蹭热度?
最近有一个蹭热度的思路,那就是拿小号关注10个和自己方向相同的大V和10个和自己方向相同的差不多体量的,然后每次选材就从大V的内容和差不多体量里面有热度的内容选择。不过不要抓着一个使劲薅,除非你想做对标类型。(当然自己的风格得固定,即使学别人也要让人能看出自己风格)

最后我还是想再说一次,多思考。
特别是在市场调研的时候,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提问为什么,当然很多时候由于缺乏信息导致结论不能得出,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通过对方的动态和发的视频一窥的。

一篇专栏一舰长,不仅控制了想上舰的想法,也偶尔刺激写专栏的动力,所以设置一些规则可能会给自己一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