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顺丰包邮,某电商平台冻结商户近40万货款作为处罚

未走协议物流
商户被冻结近40万货款
小赖和小吴跟另外四个好友共同创业,
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
2018年入驻该平台主营时令水果。
今年4月份
他们从海南引进了一批荔枝销售,
预售了11万笔订单。
从五月初陆续发货给顾客,
为了更好的服务质量,
两人勾选了平台的
特定商品的顺丰包邮协议。
在发了2万多笔订单后,
业务却被当地顺丰网点叫停了。
小吴:
收到了福建顺丰的通知,说他们的政策这一块不让我们发荔枝产品。当天打包好了,下午接到邮件,就不来收件了,我们就不能发顺丰了,当时有一部分货物是采用了普通快递去发货 。
两人解释,他们在该平台
选择签约的是顺丰包邮,
而他们经过比对价格,
最终选择了顺丰特惠业务。
但没想到,这项业务进展一半,
就因为坏果率高,
被顺丰网点叫停了。
这样一来,如果两人仍然要执行
顺丰包邮服务的话,
只能选择顺丰的生鲜速配的业务。
商户:
咨询在线客服后才改发其他快递
无奈之下,
两人决定改用其他快递
继续发出剩余订单。
而两人也在5月10日收到了
该平台的站内通知:
表示订单存在违约风险,
如未与消费者协商,后续导致投诉,
需要赔付15元无门槛优惠券。
在看到站内信息之后,
两人第一时间也向在线客服
咨询解决方法。
小赖:
客服回复就是说,如果不投诉我们,就不会进行扣款,投诉了就进行扣款。
在得到客服
“未被顾客投诉就不会被处罚”的
肯定答复后,
两人将手头剩下的两万多笔订单
以其他物流形式发给了顾客。
店铺陆续收到了3条该平台
“顺丰包邮”服务未履约处理的通知,
表示两人共有2万余笔订单未履约,
将以每单15元赔付给消费者。
小吴:
对于我们没有发顺丰快递的二万八千多单进行处罚,涉及到金额是39万多。
两人承认,
自己的确没有按协议走顺丰,
但是他们已对部分消费者
做出了补运费差价甚至全额退款的补偿。
并且在改用其他快递前已经咨询过客服,
因此觉得这罚款有点冤。
小赖:
客服也说了,如果不投诉的话是不会罚款的,我们就用了其他的快递进行发货。其实也保质保量的处理好了,为什么最后我们还要对我们进行一个扣款。
顺丰:鲜果产品无法走特惠服务
考虑到出现该情况的根源
在商家未履行顺丰包邮业务上,
记者首先找到顺丰网点
了解当时发货的情况。
顺丰网点工作人员 :
走特惠,走批量比较优惠,走了一段时间很多荔枝都坏掉,所有我们不走了。电商合作是他们做好,我们去收。有的寄橙子等常温水果,把荔枝混进去了,我们没有发现,但是中转时有发现就会制止。
小吴:
他们明文规定是不让发,但是就是鼓励发,因为他们业务量做不完,他们就会说那你发吧。
也就是说,顺丰特惠业务,
其实是不允许发送荔枝的,
而小李和小赖仍要抱着侥幸心理,
希望降低成本,
这也让他们自己付出了代价。




商家申诉无果
平台回应一切以协议内容为准
商户如果在实际情况下
无法按照协议内容进行,
应该如何操作呢?
记者也联系上了该平台的客服,
对方表示:可以申诉解决。
平台电话客服:
可以跟买家进行协商,如果对方同意改派其他快递,在后续处罚时可以进行维权申诉。如果你是特殊情况你可以上传凭证,是可以进行免罚的。
对此,小赖和小吴表示,
处罚通知上写到申诉时间
只截止到收到通知次日的18点,
如此大批量的订单,
他们根本无法一 一通过邮件申诉。
他们也多次联系了该平台说明了,
但对方态度很强硬。
小赖:
到上海的总部去进行是访问跟维权,他给我们的回复是很简单,说不接受你们的申诉,还是照样要对我们进行罚款。
此外,小赖等人认为,
就算要处罚,
责任不应该由他们全部承担。
因为他们受到了客服之前所说
“未投诉就不会被处罚”的误导。
针对小赖的质疑,
该平台的一名高级专员
也给出回应:
如果客服在交涉过程中
给予错误引导信息,
将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但商家确实违约,已扣款项不会退回。
平台电话客服:
商家也是要读懂顺丰包邮条款的,而且这个已经赔款了,是不会进行退还的。也是以平台认定的商家违背服务承诺,有权按照每单15元赔付给消费者,这个问题确实给到您最终答复了,也不会变更。
那么该平台客服
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针对此事,记者也咨询了法律人士
福州大学法学院 教授 叶知年:
客服的行为本身就是代表该平台的行为,商家根据客服的答复更换了快递的模式的情况下,以15元每单,再对商家进行处罚,显然是不合理的,客服行为的后果应该由平台承担。
商家质疑处罚未及时通知
导致损失加大
此外,
除了质疑客服给出错误误导外,
小赖等人认为,
平台方的预警提示也比较滞后,
这也是造成他们
被处罚40万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赖 :
发完之后,平台也没有及时出这个处理通知单。所以导致我们连续发了半个月,处罚反应的时间比较久。
平台专员:
因为平台有一段时间需要核实的, 核实后才会给商家一个结果,这个没有具体时间。
针对该平台的答复,
小赖等人十分不满,
他们认为该平台只考虑商家的责任,
而这样的处罚,
在他们看来,别有意味。
小赖:
扣商家真金白银,然后以优惠券的形式发给消费者,是不是有利于他自己的一个行为,诱使消费者继续在拼多平台上进行消费。
商家在平台经营,
自然要遵守平台规则,
然而平台方也不能任性裁决,
要按照具体情况,分清责任。
特别是在此案例中,
如果平台有及时的提醒机制,
相信商家会在第一时间停止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