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歌杂谈:行路难

2023-07-23 13:09 作者:若梦浮生向晚多  | 我要投稿

晚上去看电影,长安三万里,突然起了兴趣想讲讲李白的诗,开始时兴致冲冲,但是越写越难过写不下去了,先发出来以后有心情再接着写。


李白赐金放还写下的行路难三首

句句经典

第一首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说李白要离开长安了,好友为其设宴送行,但李白美食难以下咽,清酒难以入口,要知道他可是嗜酒如命,有朋友一起喝酒就得会须一饮三百杯,没人陪他喝他还要举杯邀明月,拿月亮下酒,喝多了还要怪罪月亮不会喝。为什么好酒都喝不下去了?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原来是行而不达,所求不得。一身理想抱负未能实现,反而被赶出朝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不过李白此时还是对未来有点期待的,看看过去哦,有这个姜子牙前半生未遇明主不得志,最后在水边空钩钓鱼,一直空军,周围钓鱼佬都嘲笑他:实在不行去市场买点鱼吧,但是姜子牙就很硬气,你们懂什么,我这个叫愿者上钩,不强求。最后还真给他等到了,钓上了大鱼周文王姬昌。这个忽复乘舟梦日边呢,说的是伊尹,是商朝的宰相,据说商汤在找到伊尹之前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乘船在银河里漫游,经过了太阳和月亮的旁边,很是浪漫。这个伊尹最早是个奴隶,主要是负责做饭的厨子。但是就像小品里说的那样:“他一个厨师不看菜谱看起兵法了”,伊尹不但菜做的好,据他自己说是“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而且研究上政治了,搞得很有名气。他治国这一套也很有意思,叫做“治大国若烹小鲜”,说治国跟做美食一个道理。总之就是一个成功的吃货,扯远了,以后有机会再说他。那李白为什么说到他们两个呢,李白此时还是有一定期待的,说你别看我现在落魄了,姜子牙成事前是钓鱼佬,伊尹成事前是个厨子,我李白未必没有机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后一句李白感慨说我有想要达到的远方但是路途艰险,现实泥泞,理想难以迈步,雪上加霜的是,眼前无数分支岔路,我想要的那条直指青天的大路不知道还在不在?多歧路,今安在?我们普通人可能到这里就比较绝望,举步维坚,抬脚走路都很难了,更别提根本找不到要去的方向了。可是他是李白,是诗人,也是仙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说,你看着,我不会停止前进,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任何困难任何阻碍都将被我打倒。总有一天我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然而过了不久,我们的大诗人就被现实打倒了,写下了第二首行路难。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发现现实还是如此的无情,一切苦难,都能将我打倒(卡夫卡语)。之前苦苦追求的通天大道找到了,原来大道就像青天,那么宽广。但是对于我李白来说,这大道虽然宽阔,却也像青天那也不可触摸。唯独我李白一人不能走。为什么我李白走不得?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斗鸡呢,一般是文人墨客比较轻贱的,一方面求取是斗鸡这个运动不太雅观,而且往往跟赌博相关,影响不好,另一方面则是文人们寒窗苦读十数载,求取功名,除了兼济天下的高尚理想外,当然也为了高官厚禄,但是偏偏有这么一条捷径,那就是斗鸡,不公平哇。当时这个高层们啊尤其是唐玄宗啊,特别喜欢看斗鸡,有民谣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狗胜读书,

有斗鸡的本领有能得到高官厚禄,竟比得上寒窗苦读。李白是很讨厌斗鸡的人的,有好多诗谴责这些不学无术又飞扬跋扈的家伙。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李白虽然觉得这是一条向上攀爬的路子,能结交权贵,说不定能为自己美言几句,对仕途有一定帮助,但他羞逐长安社中儿,没脸干这个,我和你们这些卑躬屈膝的小丑不是一路人。注意,行路难其一最后定调是必将实现理想的豪气,到这里已经变成了不同流合污的清高,我有理想,但我亦有本心,我要用干净的方式去实现。肮脏的勾当,蝇营狗苟之事我李白不屑为之。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这个是冯谖和孟尝君的故事,其实是个人才得到赏识而被重用的故事,冯谖给孟尝君做门客,去孟尝君的公司面试,孟尝君问他,你有什么爱好吗?冯谖答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能力吗?冯谖也说没有。但是就这种人孟尝君还是录用了,虽然给的薪资待遇比较差。冯谖是有才干的,对自己只能得到最低等的待遇不满,于是天天在门口弹自己的宝剑唱歌说待遇太差了,干不下去啦,宝剑我们走吧。孟尝君听到了就给他加工资,但冯谖还是嫌少,过段日子又继续坐在门口弹宝剑,反反复复加了三回工资,冯谖终于满意了,开始好好工作了,并帮助孟尝君稳固的做了几十年的相国。孟尝君是什么打工人理想老板,羡慕了。本来这是一个君主和名士互相成就的故事,但是李白这里偏偏反着用这个典故,说像冯谖那样天天弹剑叫苦,也不适合我李白。我李白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也有另一种理解,就是李白觉得自己已经像冯谖那样难以忍受当前的待遇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像他那样遇到明主,干不下去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个人比较偏向第二种理解。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这两句是借用韩信和贾谊的典故,其实也是在说自己,一方面社会对自己这种有远大理想却未成大业的人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另一方面自己的才华却被当权的人嫉妒,被人陷害打击赶出了长安。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如果说行路难其二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和对当今世道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那么行路难其三则是更进一步,这首里李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他选择了消极避世,避世是不符合李白的理想的,这也许是对理想的一种背叛,对现实的妥协。但现实是血腥残忍的,在这种无奈之中,李白也找到了一点趣味聊以自慰。

这首诗让我非常难过,但也说不出什么,只能感慨一句行路难。


开篇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用了许由和伯夷、叔齐的典故

许由是尧想将天下让给他,但是他不想做,听了这句话觉得脏了自己的耳朵,就到颍川的水里洗耳朵。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上挖野菜吃,最后饿死了。

李白说不要学这几位呀,为什么有那么清高的名声,远离人世呢?如果你是一颗明珠,你最好是收敛自己的锋芒,这样才是最好的呀。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然后李白就列举了一些这个不知道收敛自己的锋芒的,功成不退的人:伍子胥、屈原、陆机、李斯,都是下场凄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你看张翰在时局混乱之时,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不但活下来,还落了个旷达的名声。

所以人生在世,功名有什么可斤斤计较的呢?且乐生前一杯酒,还是饮酒去罢。


值得一提的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说的也是他,只不过辛弃疾和李白是反着来用的这个典故,李白是支持张季鹰的,见机行事,回到家乡还可以吃自己最爱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不失为一件美事,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主打的是一个豁达。而辛弃疾则是没办法认可张翰,因为张翰家在吴地,我们的辛弃疾老哥家在北方,被人占领了,想回回不去。壮志未酬,失地未收,更不能像张翰一样,因为贪图美食而弃官不做了。



诗歌杂谈:行路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