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Pretender》— 堪称魔术般的骗局

《Great Pretender》完结撒花!

这个季度的新作中,也就只有本作是真的打从心底里征服我的。作品一共23集,前三章的14集其实早在6月就已经上线了,并在吊足了观众几个月的胃口之后,终于在前天,共9集的第四章也终于释出了;而一口气看完最后一章的我,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要好好的评价这部作品,要做到零剧透是不可能的;而我认为本作如果被剧透了的话,观看乐趣会减少很多,所以还是强烈推荐还没看过本作的朋友,请先去把系列23集看完之后,才回来阅读本篇专栏。
我的这篇专栏依旧是会专注于讨论作品的叙事,以及故事的主题。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啊!

堪称魔术般的骗局
对于本作的故事,即便是最终章释出了,也依旧有人感到不满,觉得说本作的骗局设计太过单调;前前后后同样一个套路就能够把对方骗得团团转,这感觉就不太合理。毕竟,“受害者”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尽是一些混迹黑道、商业圈的“上流人士”;这样简单地伎俩,怎么可能轻易地欺骗到对方呢?
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不完全赞同。
我虽然也承认,作品确实把对方设计的有些过于简单了,且每个篇章都能够找出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使得这些骗局在可信度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瑕疵;但是,我不认为作品这样的叙事路线是错误的,也不觉得在这类故事里“精彩的智斗”是唯一的“解题”方式。

本作比起讲述角色之间的“智斗”,更多的,是透过故事与叙事,向我们展示如何透过“信息量”与“视角”,来操纵认知。
为了解释这个概念,我们必须重新盘一盘四个篇章的故事:
第一篇章,作为整个故事的起始,我们的视角绝大多数都是跟在男主枝村身上;所以在这个篇章里,即便枝村某些突发性的举动有让在背后策划一切罗兰感到震惊,但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随着枝村一起,被眼前所蒙蔽的信息给欺骗的。
也就是说,第一篇章,罗兰一伙人在把对方骗的团团转的同时,也一直把枝村蒙在鼓里,而这其中也包括与枝村视野共享的观众们。
这就解释了第一篇章给我们的惊喜在前三章几乎同时释出时,评价是最高的。
因为在不断地欺骗的过程中,我们犹如过山车一般,和枝村一起经历了好几次反转。

但是当故事来到第二、第三篇章时,这套思路就已经行不通了。因为这个时候,罗兰一行人都已经暴露在枝村的面前;所以即便他们的具体的计划依旧对枝村(以及观众)保密,但是此时枝村也不像是第一篇章那样完全无知了。
枝村知道罗兰等人的手法,所以警戒心大大提高;再加上这两个篇章中他也深入参与到骗局计划之中,这就使得他手中握有的情报就更丰富了,被骗的难度也大幅增加了。当然,作品依旧让罗兰设计了一些巧妙地布局,让枝村不知不觉上套;但是,比起第一篇章那高潮迭起的反复反转,显然此时的剧情对于观众来说早已构不成刺激了。
换言之,因为此时视野的开阔,角色再难做出特别出乎我们意料的举动出来,所以那种“过山车般”的反转与爽快感,观众自然就难以被观众所体验到了。

制作组自己也很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到了这两个篇章,在表故事的骗局底下,作品开始深入挖掘重要配角的过往,并以人物的情感作为剧情的主轴,而非情节的反转为主。
在刚进入第二章的时候,观众对此还不适应,加上阿比的过往比较特殊,她的情感也比较难以代入并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整体来说第二章的评价是最低的。
而到了第三章,观众也已经意识到剧情已经不会特别强调情节上的反转,这时作品再呈现一个更能产生共鸣的爱情故事,加上作品强大的情感表现力,这就使得这个故事成为了四个篇章里面最动人的一篇。

当我们都以为最后的篇章,也会完全继承第三章的套路,着重在人物情感上的时候,虽然它也有把这点做出来,但是最后的一个骗局,却是我认为四章下来最惊艳的一个设计。
如同我刚才所说,枝村已经身处在这个骗人集团之中,所以作品再难设计出一个能够把玩家蒙在鼓里的骗局。但是非常巧妙地,作品在最后一个篇章,把枝村最大的心魔搬到了台面上,并刻意的在最后几集里,抽掉了所有对于枝村的内心描写,这就使得枝村到底想要怎么做,在观众心里又成了一个未知数。
所以作品在此处的剧情设计,是与第一篇章调转过来的;第一篇章,我们只有枝村的视野,却不知道骗局的全貌,而这一次,我们看见了骗局的“全貌”,却恰好不知道最关键的枝村,心里在想些什么,并因此使得此次骗局的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这,就是此处剧情设计最厉害的地方之一了。

既然是“之一”,那就有“之二”。
我前面特地将“全貌”打上引号,原因就是这个“全貌”,是观众所接收到的信息全貌。
这里,作品实施了一次叙事性诡计,同时欺骗了反派和我们观众,且手法还是一样的。
故事里的反派之所以会受骗,有两个理由:信息被两个男主的翻译所掌控,使得他们获取到错误的信息;以及更重要的,他们的心思都聚焦在眼前与另一个帮派之间的冲突中,无暇去着眼于这些细节上。
而我们观众也是一样的,我们的信息被掌控在制作组所提供的镜头里,被这些已经阉割的镜头所欺骗;更重要的,我们当下着眼于两个男主之间的冲突,根本无暇去专注在那些本来意味深远的镜头之中。
换言之,作品在戏里戏外,都在用同一套手法来设计骗局,把反派与观众同时蒙在鼓里,让观众亲自体会一把被欺骗的感觉。

这就是信息差所产生的叙事魅力了。
本作对此了如指掌:它清楚地知道如何透过视角,去让观众被蒙在鼓里,并在揭示的刹那,让观众感到震撼;与此同时,它也知道一旦失去了这样的视角优势,这样的震撼就难以带来,所以对叙事重心进行了切换;但是即便是这样,它也还是想要在这样劣势的情况下,狠狠地再欺骗观众一次。
能够在叙事上将信息量与视角玩弄到如此,我觉得已经算得上是教科书般的水平了。
而这,其实也是本作叙事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就想到了为什么最后一章的标题,要叫做“远东的魔术师”。
这里当然指代的是那个一直在背后设计一切骗局的“幕后黑手”;但是,如果我们把那连同观众一起欺骗的骗局都考虑进去的话,我们的编剧,不也是一位身处于远东的魔术师吗?
本作的每一个骗局,都好像一场场魔术表演一样;不知道其中的伎俩,就会被它所欺骗,所震撼,就好像作品里被骗的反派们一样。但是,一旦知道了背后的“机关”,我们就不会被震撼,就好像观看第二第三章的我们一样。而最强大的是,哪怕观众知道“机关”在哪,它都还能设计出新的表演方式,去让观众再次受骗,再次感受到震撼。
这,不恰恰是一个强大的魔术师能够做到的吗?

当然,知道了魔术的“机关”之后,有人会透过唾弃“机关”的简单,来为那个曾经“受骗”的自己开脱;也有人会选择说自己早就知道了,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当然也有人,即便知道了“机关”,也会为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喝彩。
这里,我选择做第三个人,你们呢?

一个能够原谅自己的方式
说完了作品的叙事,我们再来简单的聊一聊作品的内核。
本作几乎所有人,都在透过欺骗的方式,去为自己最重要的人复仇。
枝村为了母亲、罗兰为了桃乐西、阿比为了家人、辛西娅为了前男友;大家都在各自的故事里,向那个剥夺自己最重要的人,复仇。
不过,他们最终,都不是选择血偿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仇恨,而是选择了一个微妙的“欺骗”,来为自己的仇恨做一个了断。
根据这样的行动逻辑,就引出了本作的主题:选择一个能够抛开过去、并原谅自己的方式。

最重要的人被剥夺,那种愤懑绝对不是能够轻易共情的。
恨意、想要以眼还眼、想要杀死对方,这些极为强烈且负面的情绪,身为旁人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格去说三道四。但是却也不得不说,这样的情绪有时确实会反噬自己。看着自己在意的人,完全陷入这样的情绪之中,即便无法完全体会他的悲愤,但也肯定不希望他会被自己如此的情绪所吞噬,并一直被过去所束缚,最终伤害自己。
我们不会要求他去原谅对方,但是至少应该原谅自己。
但是,要怎么做呢?

如果真的一定要复仇,如果真的一定要做些什么,本作所提供的一个方式就是,用戏谑的方式,用一场在事后回想起来,能够笑得出来的复仇方式,用一场能够将对方玩弄于鼓掌的骗局,去将自己与过去,与对方的恩怨,一刀两断。
诚然,这个方式放到现实世界里,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价值,毕竟我们没有那样的资本,去设计如此庞大的骗局,我们更不可能保证如此的骗局,能够轻松的把对方给骗到。
所以,作品真正要提供的不是方法论,而是透过这个故事,去提醒我们,复仇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讨回公道,就只是为了让自己解脱。
即便本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欺骗”,但其实这些角色最无法欺骗的,就是自己;直到最后大家都发现了,过去的一切早已无法挽回,但当下的自己,当下的伙伴,却还值得去珍惜。
所以,与其飞蛾扑火的栽进毫无价值的复仇,不如开心的去面对将来。

当然,我这样一个没有体验过类似经历的人,其实无法知晓本作的故事,能否让那些处于伤痛的人,意识到“原谅自己”的重要性;更不用说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叙说本作如此的主题,到底呈现的有多深刻,是否能够真的产生共鸣了。
不过,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当作品在最后,轰轰烈烈的把最后一个大骗局给实施成功之后,看着罗兰能够微笑着把戒指丢入海中,看着枝村、阿比、辛西娅能够欢腾的笑着,看着这一切本来有可能演变成更恶劣的情况,最终变成一场大家都笑得出来的闹剧的时候,我的内心确实还是有几分动容的。
看着自己在意的人放下过去,并微笑着面对未来;这,不就处在他们身边的我们,最大的安慰了吗?

总的来说,本作是7月番里我最喜欢的新作。
于信息量的把控上,它做到了教科书般的水平,并以此将角色与观众,一同玩弄于鼓掌;于主题的表达上,它也透过这样一个戏谑的骗局,将好几个角色内心底里的愤恨,给一一的消解了。
而坐在电脑荧幕前观看着一切的我,又怎能不被其震撼、感动呢?
简单评分:9.2/10
ps:当然本作还有一处很牛逼,那就是它的美术风格实在太赞。这样透过色彩去勾勒出背景,并通过极强的制作力去将故事呈现出来,整个视觉感受简直不要太赞。音乐也非常出色,两首OP、ED都有着极高的水准外,第三章的插曲更是让我循环了很久,这里顺势分享:

ps2:其实终章还有一处非常厉害,就是它一次过将整个故事收束起来,将先前的所有伏笔,像是为什么罗兰会如此在意枝村、为什么枝村的母亲会如此信赖他的父亲、罗兰的过去又是怎样的等等等,给出了完美的交代。这样的收尾,真的已经让我非常满意了。
ps3:我也注意到了有人对最后桃乐西的幸存的这个结局感到不满。不过,如果你透过我文章里对于本作主题的归纳,也就是“放下过去、原谅自己”来看这个结局的话,其实就会发觉无论她活没活着,都对故事没有任何影响了。甚至从动画的处理我们也能看出,桃乐西早已恢复记忆,但是她依旧选择呆在这个小镇,这不也是在说明她已经放下过去了吗?所以这个结尾即便看着有点过于美好,但实际上和主题还是相呼应的。
ps4: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对于动画或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