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他就去沛县找人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他就去沛县找人。可是曹寡妇却跪在他面前:“你把儿子带走吧,我是不会跟你进宫的”。刘邦感到很诧异,一时间陷入两难之地。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不得不提及汉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创立的王朝。
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王朝,其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事迹更是常常被后人拿来品读分析,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都曾称赞刘邦是所有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那一个[1]。
毕竟相比于刘邦这个草根亭长,他的最终对手西楚霸王项羽才更像是占尽了先机之人。
人们总说做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那时的刘邦可以说是与这三件事根本不沾边,就是在这种看起来样样不行的开局下,刘邦坐上了那九五至尊的位子。
在刘邦的政治生涯中,项羽就是他的最大劲敌,虽然当时的大环境是为群雄并起,但最终逐鹿中原的不过是他二人罢了。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邦会败在项羽的铁蹄之下,毕竟当年鸿门宴的时候项羽甚至连目光都吝啬于施舍给刘邦。
但其实项羽的失败也并非是无迹可寻,无论是他狂妄暴躁的性格还是对于谋士言论不屑一顾的态度,都让他的失败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刘邦在这两方面却恰恰与其相反,刘邦非常的礼贤下士,对于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刘邦都是以兄弟之礼相待的。
对于谋士给他出的主意刘邦更是照单全收,就算是与谋士有着相反的意见,刘邦也会尊重谋士的想法并与其进行讨论。
更重要的是刘邦是一个很注重民生的人,这很有可能与他曾经也不过是一介布衣有关,毕竟自己淋了雨就想要给别人打伞。
所以刘邦虽然打仗,但却从没有干过任何烧杀抢掠的恶行,就连对于当时迫害过他的秦朝皇室,他也从未以杀戮的方式泄愤。
可以说是以上两点对刘邦的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毕竟惜才爱才、脑子灵活而且又爱民如子的君主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但刘邦却真的不是一位好丈夫,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
众所周知,刘邦还在打天下的那段日子里曾因为逃跑时候害怕马匹跑的不够快,他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直接推下了马车,也就是后来的吕后、鲁元公主刘乐和汉惠帝刘盈。
大概是刘邦如此无情的行为让吕后永久的失去了安全感,所以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威胁到吕后地位的时候,吕后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这对母子。
当时的她或许并不只是在报复戚夫人,也是在报复刘邦对她的无情。
然而历史上与刘邦有着深刻纠葛的并非只有吕后和戚夫人,还有一位刘邦在发迹之前就与他相好的女子,其名姓曹,是一位寡妇。
这位曹寡妇甚至为刘邦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齐王刘肥。
那很多人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位曹寡妇为什么没出现在刘邦的后宫之中,但她的儿子却受了封,还有了自己的封地。
难道又是刘邦的的“渣男”血脉作祟,让他在发家致富之后抛弃了这位与他相识于微末的女子吗?
实则不然,这位曹寡妇是自己不愿意走到那深宫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