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99)

2023-01-01 10: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99)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怎样?它们有哪些区别?


  因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而商品生产又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所以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是以社会分工的一定发展为条件的。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又反过来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原来的手工业往往从事生产某一商品的许多生产阶段。例如,纺织手工业生产者既纺纱又织布。当手工业为工场手工业代替后,纺纱和织布这两个不同的生产阶段就发展成为不同的独立的生产部门,即纺纱工场手工业和织布工场手工业。其次,由于工场手工业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专门化了,生产这种工具的职业也就会事业化。最后,工场手工业还促使工业同农业进一步分离,并促使地域分工。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特别是许多在生产过程上有联系的生产部门的社会分工,这种类似点就更加明显。例如,畜牧业生产者生产兽皮,制革业生产皮革,制鞋业把皮革制成皮鞋,这些生产部门都在皮鞋的生产过程中完成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这和工场手工业中各个部分的劳动者只进行一种专门的操作,各种不同的劳动结合起来才完成一个制成品好像是一样的。如果说还有什么区别,也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就是工场手工业是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各种工作的;而在社会分工上,劳动者则是散布各处工作的。此外,在社会分工上,各个特殊生产部门所使用的人数比工场手工业多。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不仅有着程度上的差别,而且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本质上的差别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在社会分工下,各个劳动者的生产物都是商品,不同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不同种的商品。例如,裁缝生产衣服,农民生产谷物。衣服和谷物都是商品。与此相反,在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下,每一个劳动者不是独立地生产商品,而只是完成商品的某一个操作过程或生产商品的某一个零件,许多劳动者共同生产的产品才成为商品。各个劳动者不是制造不同种的商品,而是制造同一种商品。

  (二)工场手工业是以生产资料集中在同一资本家手中这一事实为前提,而社会分工则是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相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手里这一事实为前提。

  (三)在社会分工下,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自己掌握生产资料,他们是独立的生产者,因此,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他们被同一资本家雇用,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彼此发生联系。

  (四)在工场手工业内部,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工人在资本家统一指挥下进行劳动,因此,资本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严格地把工人和生产资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在生产的各个操作过程。但在社会分工下,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却是完全混乱的,没有统一计划的。它完全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

  (五)在工场手工业内部,表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专制权力;而社会分工却表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独立地位。他们只承认竞争的强制。

  (六)社会分工(无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却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所特有的。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9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