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家景孤血调侃梅程打对台之奇文共赏
最近发的一些文章,披露了一些程先生的旧事,有人说我贬低程先生,这个帽子压的我都不敢披露程先生那些往事了。其实没想那么多,只是想把接触过程先生的老先生们当年讲述的程先生的不为外人所知的一些事情披露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位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凡人程先生,给有志于研究程先生其人其艺的朋友做参考而已。
王龙章老师有一篇他抄录的著名剧评家、名票景孤血先生调侃梅兰芳程砚秋1946年上海打擂台的“顺口溜”,非常有意思。景孤血先生是民国时期最有名的剧评家之一,而且是造诣很深的名票,内外行都敬服他的艺术造诣,他口中的这次梅程打对台,也反应了内行观众的感想。
此篇文章抄录如下,与大家“奇文共赏”之。

文曰:
歌台昔有“龙虎斗”,评戏又有“满汉斗”,不想民国三十五年终,乃有梅程在上海全要露露。
梅在中guo摆战场,程在天蟾安排就。……梅之同台杨宝森,还有萧老和姜老六,江南俞五擅昆腔,武生盛春搭档旧。
程方搭档了不起,挽谭合作程不惜演二牌也要凑一凑。原来带了王少楼,此老实人此次太难受。掏了亏空置行头,预备探母把嗓子溜。谁知富英杀出来,好角也变恶鬼抢馒头。
程谭对梅不啻于二打一,好像唱成三岔口。一方又拉叶盛兰,不唱大轴唱压轴。……谁知人多分配戏码难,叶高争码气先怄。袁世海又把郭元汾痛揍。整天你揭我疮之劲头,大起摩擦互相诟。
梅家班则一团和气绝不显张皇,轻描淡写把满堂售。大轴一出梅杨之“汾河湾”,压轴“连升三级”萧、姜二老叟。如今双方各已演满期,梅杨则续半期表示观众依旧没看够。
程则偃旗息鼓表示要往东北走。实则双方仍有新酝酿,待等春节之前后。二本擂台重新开,梅程更有一番死打没好手。
真想不到一出战滁州,师生反目竟有如此久。有人认为梅程争斗还嫌不彻底,真该各持手枪在园外侯,谁击毙谁永称心,无需如此相持,梅固不香砚亦臭。
吾思梅氏八年之食贫,忠贞不渝骨嶙峋。胜利之后拾旧业,梨园子弟白发新。况其先应中国约,并非先发图治人。何以程必以捣乱,自取失败而生嗔。程之辍演较梅晚,只为出演于天津,后返北平得罪机务段,挨打受罪成重因。然则动机视梅已不纯。
固知其子在国外,需程接济日汇银,然而并非等米下锅是事实,何必步梅之后尘?梅固程之老师也,弟子乃欲打倒老师而后求一伸?
请问在此义字论不论?如曰竞争乃求艺术之进步,然则梅演虞姬程何不也把剑抡?
开剧院者固然以拉拢抵制为能事,如程去与不去不能由自身?
如今梅程这一打对台,后生晚辈简直不敢去。这岂非是影响别人吃饭而窒息?即如小旦角之杨荣环,已得天蟾一部分包银矣,自从梅程起战争,天蟾发言人云半年恐轮不到杨献艺。张君秋亦有沪上行,因此不得不暂避。请问梅程二先生,你们是否管过同业之义气?
呜呼!尊为“博士”“先生”,乃竟依然斗争,真令人好笑。待我大笑三声!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