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是一种是什么病?福州台江心理医院看躯体化障碍好吗
赵女士近2年来反复出现胸闷、心跳快、头晕等症状,曾辗转于各大医院就诊,但未见效果,今年以来还出现了腹泻、头痛等症状,体重减轻了30斤左右,这让她更加担忧自己的身体,在综合医院多个科室反复要求完善全身各项身体检查,先后住院治疗5次,治疗效果仍然不满意,医生发现赵女士除了血脂偏高,没有其它确诊病症。这些年,赵女士几乎把精力都用到看病上,无法安心工作,变得容易抱怨,她埋怨丈夫不够关心,认为是多年操劳落下了病……
终于,医生将她转诊到精神心理科,赵女士最后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
是一种是什么病?
医生解释:这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总是以躯体不适感为突出表现,主要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肌肉关节疼痛等,女性患者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往往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患者会到各大综合性医院反复就诊检查,但难以发现与躯体症状相符的器质性问题。患者内心痛苦但却往往抵触探索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忽视了心理症结。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躯体障碍?
01
躯体障碍以复杂多变的身体不适为主,包括:
消化系统: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反复打嗝等;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胸闷、胸痛、血压不稳等;
呼吸系统:咽喉异物感、烧灼感、梗阻感、气促等;
全身多处疼痛: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跳痛僵硬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干口苦、忽冷忽热、潮热多汗、尿频等。
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有以下特点:
1.描述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和身体不适,但是检查结果却只有轻度的异常甚至没有异常。
2.反复去医院找医生做全身检查,但对专业医生的解释和检查结果始终不相信。
3.过度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和身体微小的变化,往往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预防躯体化障碍
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有一些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比方运动,娱乐,爱好,这是患者个人需要注意的部分。
然后就是跟外界交流的部分,比方参加一些活动,去和他人交流,包括和朋友、家人去表达自己的一些痛苦或者是遇到的困难!
另外需要合理饮食,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适度运动、调节心态、避免劳累等多方面,尤其是相关疾病家族史、个性特征易患此病的人群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
躯体形式障碍要如何治疗?
作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推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和诉求,对他们的“不适”表示同情和理解。在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后,应做彻底的医学评估和适当的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将治疗方案、治疗经过、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详细说明,争取患者对治疗的配合,解除或减轻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为患者本人,应该加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配合医生的治疗。

可以学习一些调节情绪的技巧,并且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运动。把更多意识和精力放在当下的事情上,不断的将自己的意识与当下连接,做自己能做的有建设性的事情上。学会用积极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作为患者家属,应该认识到患者虽然查不出躯体疾病,但患者的不适感是真实的,甚至比躯体疾病患者的不适感更强烈和持久,这种感受是非常痛苦的,并不是“装病”。
因此,家属要理解及肯定患者的不适感,多倾听、少争辩、少说教,家人的支持是患者获得康复的重要力量,如果出现躯体方面的不适,而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家属要考虑到躯体形式障碍的可能性,一定要走进专业的医疗机构,做到及早进行药物和心理干预,尽早摆脱痛苦,不要成为被“情绪”支配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