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BIM详解
雄安新区这个词最开始是2017年4月国务院提出来这个概念的,3个月后河北省政府成立了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年后改名为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雄安集团。雄安集团上级单位是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再往上就是河北省政府。
雄安集团下面目前11个子公司,跟我们工程相关的是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雄安基础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雄安城发)、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雄安数字城科)。
其中:
基础公司目前主要修路、管廊等
雄安城发负责政府项目建设
雄安数字城科负责CIM平台、建筑信息化管理等
雄安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其实都没进行施工,属于规划期,所有规划都属于高级别保密信息,直到19年才往外公布。
雄安第一个真正的项目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现已启用),而第一个启用BIM项目是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本人就在这个项目)
下面BIM话题由此展开。
2019年9月一个重磅消息在BIM圈传开了,就是阿里巴巴中标雄安BIM管理平台,跨界打劫。自此雄安的BIM开始提上日程。

这里就有人疑问了,阿里巴巴是否真的是跨界打劫或是这个BIM平台到底是什么个东西。先留个疑问,我慢慢说。
目前雄安新区有两个BIM平台,一个是建管BIM平台(全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另一个是CIM平台(全称数字雄安CIM平台)
先说建管BIM平台,这个就是阿里巴巴四千万中标的那个平台,实际上我了解到阿里巴巴是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中标的,阿里巴巴负责服务器配置平台搭建,中国城市规划院负责BIM信息处理对接等技术支持。这是一个强强联合,因为这个平台的采购人是雄安数字城科,但实际的使用单位是雄安规建局(全称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
然后是CIM平台(City Intelligent Modeling/ Management,智能城市模型/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可实现智慧统筹、规划、监控等功能,协调城市的公共服务、经济业态、社会活动、综合执法等活动)。这个CIM平台是由雄安雄创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控股单位是雄安数字城科)搭建并运营,实际平台搭建人是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IM平台主要上传乱七八糟的BIM模型等资料,实现对雄安新区各类信息数据的完整映射,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时空信息的有机综合体。类似个精细化的三维地图,并有一些城市运维管理功能。下面引用长城网记者采访雄创CIM平台负责人崔颢经理原话:该公司总经理崔颢一边在电脑屏幕上给记者展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立体图,一边说,“‘数字雄安CIM平台’就是给雄安新区生的一个数字‘双胞胎’,它不仅能显示建筑三维立体的形象,而且它是‘活’的,是现实城市各类活动投射到网络上的数字孪生。这样说吧,现实中你更换一个路灯这里都能显示出来。”
下图是CIM平台雏形的小视频,其中看起来最复杂那个项目就是我现在的项目。

上面说了一堆没用的,下面来点干货,具体的雄安BIM是如何运作进行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雄安不光有雄安集团投资,也有很多民间资本,CIM平台是雄安集团的旗下产品,民间资本项目是不用上CIM平台的。
但建管BIM平台隶属于雄安规建局,这是个政府管理机构,不管你是什么投资性质的项目,理论上都要上建管BIM平台。(目前平台还不成熟,具体全面实施时间未定)
一个项目参与方有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总包。四家在建管BIM平台上的内容是不同的,主要BIM内容由设计院和总包完成。
建管BIM平台上面BIM分为五个阶段,从BIM0到BIM5阶段(注意是通过流程走到哪一步来划分阶段而不是模型精度的意思)
现状空间(BIM0)
总体规划(BIM1)
详细规划(BIM2)
设计方案(BIM3)
工程施工(BIM4)
工程竣工(BIM5)
其中设计院要走完BIM0-BIM4阶段,BIM4阶段就是施工图阶段,BIM4走完流程之后工作BIM5阶段由总包完成。
BIM4阶段的验收标准是有比较好的全专业BIM模型,DN50以上管道无碰撞或没有设计方案问题,并且管综都排布差不多了,这些工作都由设计完成。如果你了解万达BIM标准,那这个BIM4阶段的工作量就跟万达设计BIM的工作量差不多,最后也要挂库跑插件,万达叫跑DB,这边叫跑XDB。
BIM5阶段就是总包接收BIM4模型,并再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深化,做到LOD400以上精度之后就可以提交BIM5了。BIM5模型精度要达到,同时也要跑XDB插件。这里注意的是BIM5是必须要过的,如果未通过则规建局不给你办理竣工备案。如果总包公司本来就有BIM人员,也计划上BIM,那其实这个BIM5就是费人工而已,模型建好点,审查要点注意一下,也不是那么难通过。但话也说回来了,如果BIM人员没接触过万达BIM标准,或是没做过类似的数据处理,基本上挂库跑XDB这个就不要想了,是非常困难的,你会发现你怎么也跑不过去,其中细节十分的多,条目就有几十页A4纸那么多,要逐项排查的。目前第一个跑BIM5的项目是雄安的一个高质量小别墅项目去尝试了,不过他们项目太小了,不是特别具有参考性,等我这个商服中心跑完BIM5我再说这个问题。
然后就是CIM平台,CIM平台本质上是城市运维模型,如果我的模型通过BIM5了,那实际上我的模型精度上肯定是满足的了,无非是加一点CIM平台的参数而已就肯定能过了,这个目前看不是那么的费劲。CIM平台的标准目前还未定,雄安成发有一个内部发布的测试版要求,与BIM5要求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