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篇 02:唐宋诗词唐朝前篇
前段时间《长安三万里》上映,电影里诗人们高歌诗词,让我不禁想起来了古代那些或是潇洒飘逸,或是忧思婉转的诗篇名句。
这里我简单的分享一下我喜欢的诗人的的经典诗词,每位诗人我选我最喜欢的一句来简单聊一聊。总共分四个时间段,分别是唐宋以前,唐朝,宋朝和唐宋以后。
本期就来唐宋以前的诗词分享。介绍作者时除了用到作者的姓名,我还会用到作者的字和号,主要是古人的“姓名字号”皆有其美之处。
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老板的诗是建安风骨的代表,那种豪迈是与后世不同的,因为这个时期诗文里一般都不直呼“酒”,而是用“杜康”来称呼酒。不知“唯有杜康”这种收敛的志得意满,会不会上大家想到曹老板在青梅煮酒时说道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
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南朝诗人谢灵运评价曹植“天下诗人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短短的八个字把美表现的淋漓精致。
卓文君《白首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卓文君作为汉代才女,不仅诗写的好,就连自我意识也非常高,我们可以聚,但你三心二意我们也可以散。
司马相如《凤求凰》——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古代往往以诗词歌赋来形容各种文学,汉武帝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可见汉初文豪还得是长卿阿!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医圣张仲景,不仅为中华留下的宝贵的中医知识,还以高贵的行医品德引领者后世的医者。当然在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正如本文所写,即救世,也救民。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看似豪迈壮阔的汉高祖,实则是在把屠刀挥向昨日的功臣,这也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写照。
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卿的失败或许又给天子以真龙降世抹上了神秘色彩,国之气数未尽则不灭也。
苏武《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19年,他一直不曾放弃回到汉家,也许支撑他回家的动力就是远在家乡的结发妻子。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柳先生太多经典了,不说文章内容就说他的文章名各个都是耳熟能详,比如:《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在众多文人就追求出仕时,陶渊明早已过上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天下第一行书,字美,文也美。
陈寿《三国志》——马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陈寿还是总结的挺到位,三国群雄中每一个人的陨落都令人叹惋。
葛洪《抱卜子》——入山宣知六甲密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
如此无敌的咒语当然只有一代祖师葛洪才写得出来。
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的诗文是山水诗的经典代表,其本人也是诗仙李白的偶像。读到这句诗时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清风明月照积雪”的场景。
鲍照《拟行路难》——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三句都是鲍照拟行路难一系列诗中的诗句,不难看出鲍照的诗也是对李白有着不小的影响。就是这个“我辈孤且直”,我滴个乖乖,一千多年前就预测的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我直呼我就是“我辈”。
郦道元《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为地理学家,写文不能随意,还要文笔隽永。这也是《三峡》能选入课本的原因。如果是李白写三峡,是不是这么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苏小小《同心歌》——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自古红颜多薄命说的就是苏小小这类女子。
陈叔宝《玉树后庭花》——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陈后主装傻也好,荒唐也罢。作为亡国之君,是该励精图治救水火,还是默默当个“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看客,待由后人说吧。
鲍令晖《丹阳孟珠歌》——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
道逢游冶郎。
恨不早相识。
鲍令晖是鲍照的妹妹,也是南朝少有的留有诗作的女诗人。本诗中“恨不早相识”是不是有唐朝流行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意味了。
范云《别诗》——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别离时大雪如花一样,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古代交通不便,每一次分别都不知何时再见,所以诗人范云才写下这如雪似花的美景。
周文嗣《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千字文》本身并不是诗作品,但却是诸多小学生噩梦。南朝梁武帝喜欢王羲之的字,要求周文嗣在王羲之的书法中选出1000个字,但不能重复。而作者在选字编纂时又加入了自己的写文理解。就开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给人一种缥缈、宏伟的感觉。
范晔《临终诗》——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
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
临终诗,诗人的最后一首诗,从范晔的的这首看得出来,诗人面临这最终的时刻已经准备好了,生命旅途的终点,谁也不能多踏一步。
想想青莲居士的《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即是《临终歌》,是李白为自己里写的最后一首诗。李白一生都把自己比作大鹏,却始终没能展翅高飞。但又能怎样,我展翅的余风足以激励后人万世。只是如今,我要走了,还有谁为我哭泣。
然而本诗中“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是李白青年时写的《大鹏赋》中诗句,不得不让人感叹:人自知天命,诗仙亦难逃。
所以几年前我在写小说时就写下了自己的《临终词》,张贺《临终词》——昨日尘缘尽散,明朝恩情难还。
陆凯《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孤篇中的名篇,如若我是范晔,此生有此好友无憾也。
唐宋前的诗词就简单聊到这儿,有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