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概念的重新定义

人类有了意识之后,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的方式,这种意识形态,就是自我意识、现象意识、主观意识、意识主体、第一人称视角(由于语言的匮乏,这里的几个词全都表达一个意思,即概念“我”)。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每个人都在用第一人称视角观察世界。“我”是唯一的,“我”是绝对客观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所有人都是用同样的视角、同样的方式观察世界,所以,所有人的“我”的本质又是相同的。而我要讨论的就是意识主体“我”的相关问题
永生
永生的方式
第一,通过肉体的永生保证自我的存在
第二,通过意识主体的转移,来维持自我的延续。其中分为肉体的转移和虚拟网络的上传。
第三,意识主体“我”的绝对存在理论
第一,肉体的永生
在当今社会,利用科技达到肉体的永生似乎是有实现的可能的,现如今身体器官的移植就是对其的试探与研究。如果成功了,这绝对是最好的最纯粹的永生方式,没有之一。但是问题出现了,如果有这样的技术,它能否真的能得到应用,或者说,它能应用到人的身上吗?死亡是人类同类间最有力的审判,如果所有人都永生了,人类自身如何限制自身?即使有永生,也必然是有限制的永生,因为人类自身不会允许大范围的永生的出现。实际上从这里出发,将会有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验证,比如克隆人,比如工具人,比如死亡的惩罚,比如伦理,比如社会形态等等,我个人浅薄的知识根本无法尽数,所以不再赘述。我期待肉体永生的出现,可惜我有生之年几乎没有可能看到,所以在这里不做对于我来说似乎是无意义的讨论。
第二,意识的转移
现如今,人类的科技手段似乎拿意识毫无办法,以我目前的理解来推测,这项技术看似近在眼前,实则存在技术壁垒,可望而不可即。但还是要讨论一下,因为我想要强调其危险性。
对于意识的阐述,哲学上已经有很多的讨论,我不再画蛇添足,不过我要给意识加一个不严谨的属性,即意识是意识主体“我”的载体。那么当意识能够被转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我”也被转移了。
问题出现了,谁能保证转移前后意识的完整或者同一性?如果科学能够转移意识,那么,科学是否已经可以对意识进行有限度的观察甚至是操作?那么,如果意识被改变,意识承载的“我”还是“我”吗?这里有个问题在之前一直想的太过浅薄,重新提一下,就是如果在意识转移过程中,“我”的记忆被篡改成另一个人的记忆,那么“我”虽然还是“我”,但“我”却已不是原来的“我”,那么,我到底还是不是“我”。这或许才是忒修斯之船的真正含义。我解答不了(或许我需要思考如何去描述我这个概念),但是通过这个问题却可以侧面说明意识转移技术其中的风险之高,远超想象。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意识在网络的上传,这是如今存在争议最大的话题了。我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流浪地球2里的数字生命,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意义,即使对方和“我”一模一样,但我就是我,从我的视角看来,他永远是他。他认为自己是七月,但他也只能是七月完美的复制,而不是七月本我。再说说意识上传,这种就技术就是数字生命的升级版本,不再是复制,而是真正的意识的转移。“我”进入了虚拟世界,实现了永生。
在这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第一,如果虚拟网络可以承载意识,那么它是否可以复制、制造属性?如果可以,人类在虚拟网络里再没有价值可言,又何谈永生?第二,网络只能承载意识,不能对意识改动、复制等操作,但是,当人类放弃人类的固有的属性,以全新的形态进入网络后,人类是否还能保留其独特性或者说是特权?第三,如果网络承载的不是意识,而是一段数据,后果不用我说。第四,当人类进入网络后,就要面对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类是否对自身拥有掌控权?比如是否能够掌控自身的生死?如果不能,那么,网络或许不是人类的天堂,而是永恒的地狱。
第三,意识主体“我”的绝对存在
这是我的最主要论点,因为在刚才意识到特修斯之船的更深刻含义,所以,对于“我”的定义需要重新梳理。但是暂时先绕开这个问题,单独说明意识主体“我”的概念。
这里有一个不是很严谨的逻辑来论证“我”的永生。在宇宙诞生数十亿年,人类出现数千万年的前提下,假定“我”只有一次生命,那么“我”出现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因为更多的可能是“我”早就在过去的时间里存在并消亡。以此推论,在过去的无数年里,“我”一直存在,直到如今。这就是“我”的绝对存在的第一个含义,即,虽然每一次“我”的生命都会死亡,但“我”每次死亡后都会在新的生命上诞生,两个生命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唯一相同的就是,两个生命都是以“我”为视角观察、体验世界(两个生命的“我”的联系即自我变成他人的自我)。“我”的绝对存在第二个含义,无论生命自身的肉体如何变化,记忆、性格、经验如何改变,“我”始终是“我”,依然以第一视角观察世界,依然能意识到“我”的存在。
所以,我认为,“我”是客观存在,且一直存在的概念,是永恒的,不受任何事物影响的存在。(这里其实是有问题的,比如,死亡是短暂终结“我”的一种方式,所以“我”绝不是连续的。还有,在“我”昏迷期间,“我”是不存在的,如果能让“我”始终昏迷,那么“我”就被变相终结了)
因为我浅薄的知识,我实在没办法用更精确、更缜密的语言描述、论证我的观点。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观点有多少人早已提出。发表这个文章,更多的还是对我自身的探讨和梳理。
两个问题的解答
第一,忒修斯之船
一艘不断更新,更换零件的船,到底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一艘。如果从自我的本质、组成上来看,几乎很难有答案。但是如果用“我”的概念来解释,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因为“我”就是“我”,无论肉体、记忆、情感如何改变,“我”不会变。(前文提到了特修斯之船的问题,我这里的解答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能算作参考)
第二,物质传送机
在传送的一瞬间,销毁现在的身体,在另一端重塑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我是否还是我。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可以做出解答的,这个和流浪地球的数字生命是一个原理,在前文中就有过讨论。不管被复制出来的人多么完美,也不是“我”,“我”已经被销毁,传送门另一边的“我”,只是一个和“我”有相同身体、思想的自以为是“我”的他。对于“我”来说,他只是他,不是“我”。
死亡
死亡是人类永远解不开的魔咒,对于死亡,人所能想到的就是永恒的黑暗、死寂与虚无。所以,短短数十年的生命是如此的宝贵。然而,当用“我”的绝对存在理论去看待死亡时,死亡再没有了令人恐惧的魔力。当“我”死亡后,必定会有另一个“我”出现。两个“我”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我”还活着。而这,就足够了。
我是谁
只要“我”存在,那么所有的一切不同又如何?只要“我”存在,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善良还是邪恶,健康还是残疾,我都会本能的形成对自我的认同,都可以轻松适应“我”的生活,用“我”的视角感受世界,从新体会生命的宝贵。至于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三观不同,记忆不同。。。没有意义,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三观、他们的记忆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把人类的智慧比作一个圆,大多数人类都只在圆里,他们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圆里本来就有的信息的组合罢了。只有那些能碰触到圆的边缘甚至是伸出圆的人的思想、三观、知识才有用处。这些人的生命才是宝贵的,这些人的“我”是不能随便抛弃的。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换一个“我”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比如说记忆,记忆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记忆真的那么宝贵吗?要知道,人的记忆实际上都是被人本身修饰过的,人的记忆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被遗忘,人的记忆甚至可以通过暗示、催眠等等手段进行修改、删减。那么被不断改变的虚假的记忆真的宝贵吗?当然不宝贵。另一个原因,人不能感同身受。我的记忆再宝贵,只要新的我出现了,那么旧的我的东西再宝贵,也不值一提。因为新的我只会珍惜新的我的生命。所以,对于我来说,只要我出现了,就足够了。以前的我再好,再差,也与我无关。(这里有一个论证,就是现在的你,在乎从前可能存在过的你吗?)
“我”永生了吗
按照我的理论,“我”死后,新“我”诞生, 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新“我”而言,因为与前世毫无关联,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我”的永生,所以对于新“我” 而言,生命依然只有一次,对于新“我”而言,生命依然宝贵。所以,同样是“我”,生命在永生“我”和新“我”之间的意义完全不同。 “我”确实是永生了,但是“我”永远都不知道“我”永生了 。
解读
“我”的论点,似乎原地打了个转,似乎对当前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然而,我认为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我”的永生是生命最后的退路,是对死亡新的解读,是对“我”的重新定义。
我甚至认为,如果能对这个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或许对全人类的同一性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表达的不准确)
信仰
信则有,不信则无
即使无数人论证了上帝、佛陀的不存在,上帝、佛陀依然造福了无数的人,让他们活的快乐,死的安详。
而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信则有,不信则无